上海地区气溶胶对近地面臭氧的影响研究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| ·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| 第二章 仪器与方法 | 第15-29页 |
| ·上海区域大气成分观测网 | 第15-17页 |
| ·上海地区大气成分主要观测仪器 | 第17-26页 |
| ·颗粒物监测仪 | 第18-19页 |
| ·黑碳仪 | 第19-21页 |
| ·浊度仪 | 第21-22页 |
| ·太阳光度计 | 第22-23页 |
| ·臭氧分析仪 | 第23-24页 |
| ·氮氧化物分析仪 | 第24-26页 |
| ·VOCs采样及测定 | 第26页 |
| ·气象观测资料 | 第26页 |
| ·模式介绍 | 第26-29页 |
| ·NCAR TUV模式 | 第26-27页 |
| ·NCAR MM模式 | 第27-29页 |
| 第三章 上海气溶胶的物理和光学特征 | 第29-47页 |
| ·气溶胶质量谱特征 | 第29-34页 |
| ·黑碳气溶胶 | 第34-38页 |
| ·光学特征 | 第38-47页 |
| ·散射系数 | 第38-40页 |
| ·单次散射反照率 | 第40-42页 |
| ·气溶胶光学厚度 | 第42-44页 |
| ·波长指数 | 第44-47页 |
| 第四章 上海近地面臭氧污染现状 | 第47-61页 |
| ·臭氧的变化特征 | 第47-55页 |
| ·上海地区臭氧浓度频率分布及超标天数统计 | 第47-49页 |
| ·上海地区臭氧浓度变化特征 | 第49-55页 |
| ·上海典型臭氧浓度偏低年的成因分析 | 第55-61页 |
| ·气象影响因素 | 第56-58页 |
| ·臭氧前体物的影响 | 第58-61页 |
| 第五章 气溶胶对近地面臭氧的影响 | 第61-75页 |
| ·气溶胶对臭氧的影响 | 第61-69页 |
| ·气溶胶对紫外辐射的影响 | 第69-71页 |
| ·气溶胶对关键光化学反应的影响 | 第71-75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| ·研究要点 | 第75页 |
| ·主要结论 | 第75-76页 |
| ·存在问题与未来工作展望 | 第76-7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7-81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81-83页 |
| 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