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子玻色—爱因斯坦凝聚的理论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目录 | 第7-9页 |
| 1 绪论 | 第9-32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| ·玻色-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基本特征 | 第11-17页 |
| ·凝聚温度 | 第11-14页 |
| ·长程有序 | 第14-16页 |
| ·序参数 | 第16-17页 |
| ·弱相互作用的玻色气体 | 第17-23页 |
| ·低阶近似-基态能 | 第17-20页 |
| ·高阶近似-激发谱 | 第20-23页 |
| ·Gross-Pitaevskii方程 | 第23-31页 |
| ·Gross-Pitaevskii方程的一般描述 | 第23-26页 |
| ·离散的Gross-Pitaevskii方程 | 第26-31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31-32页 |
| 2 光子系统的BEC及其与原子的相互作用 | 第32-52页 |
| ·引言 | 第32页 |
| ·光子BEC的理论描述 | 第32-43页 |
| ·电磁场的量子化-光子的由来 | 第32-35页 |
| ·电磁场的经典分布-黑体辐射 | 第35-37页 |
| ·二维光学微腔中的光子 | 第37-39页 |
| ·光子气的BEC及Bogoliubov散射关系 | 第39-41页 |
| ·二维光子气的热力学性质 | 第41-43页 |
| ·二维光学微腔中原子的衰减率 | 第43-47页 |
| ·二维光学微腔中原子的能级移动 | 第47-51页 |
| ·本章总结 | 第51-52页 |
| 3 光子及光子对混合系统的BEC | 第52-82页 |
| ·引言 | 第52页 |
| ·光在非线性介质中传播的经典描述 | 第52-67页 |
| ·非线性极化率 | 第52-56页 |
| ·经典传播方程 | 第56-59页 |
| ·和频产生 | 第59-67页 |
| ·光在非线性介质中传播的量子描述 | 第67-72页 |
| ·Manley-Rowe关系 | 第67-69页 |
| ·相互作用哈密顿量 | 第69-72页 |
| ·光子和光子对的混合BEC | 第72-8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| 4 光子及光子对混合系统的超流行为 | 第82-91页 |
| ·引言 | 第82页 |
| ·经典超流理论 | 第82-87页 |
| ·Landau超流标准 | 第82-86页 |
| ·玻色-爱因斯坦凝聚和超流 | 第86-87页 |
| ·光子-光子对的超流 | 第87-9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0-91页 |
| 5 光子及光子对混合系统的量子纠缠 | 第91-104页 |
| ·引言 | 第91-92页 |
| ·两体纠缠理论 | 第92-96页 |
| ·约化密度矩阵 | 第92-94页 |
| ·纠缠熵 | 第94-96页 |
| ·光子-光子对混合系统的量子纠缠 | 第96-103页 |
| ·最大纠缠熵 | 第96-97页 |
| ·基态纠缠分析 | 第97-100页 |
| ·纠缠动力学分析 | 第100-103页 |
| ·本章小节 | 第103-104页 |
| 6 总结与展望 | 第104-106页 |
| 致谢 | 第106-10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7-121页 |
|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21-123页 |
| 附录2 系统微扰项及其对角化 | 第123-12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