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绪论 | 第11-15页 |
第一章 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 | 第15-21页 |
·和谐社会 | 第15-16页 |
·生态文明 | 第16-18页 |
·建设生态文明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| 第18-21页 |
·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 | 第18-19页 |
·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题中之义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西方文化对生态文明的艰难探索 | 第21-25页 |
·西方古希腊认知型的“本源自然观” | 第21-22页 |
·西方中世纪上帝创世论的“宗教自然观” | 第22页 |
·西方近现代机械论的“自然科学自然观” | 第22-24页 |
·西方后现代有机整体的“生态自然观”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中国生态文明的传统文化渊源 | 第25-29页 |
·儒家“天人合一”的自然观 | 第25-26页 |
·释家“众生平等”的自然观 | 第26-27页 |
·道家“道法自然”的自然观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发展 | 第29-37页 |
·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 | 第29-31页 |
·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发展观 | 第29-30页 |
·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发展观 | 第30页 |
·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观 | 第30-31页 |
·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| 第31-33页 |
·卢卡奇、霍克海默的生态思想 | 第31-32页 |
·马尔库塞、哈贝马斯的生态思想 | 第32-33页 |
·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发展历程 | 第33-37页 |
·第一、第二代新中国领导集体生态思想的曲折探索 | 第33-34页 |
·第三、第四代新中国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与发展 | 第34-37页 |
第五章 我国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生态困境及其原因 | 第37-43页 |
·我国和谐社会进程中生态困境 | 第37-39页 |
·生态系统恶化 | 第37-38页 |
·生存环境恶化 | 第38页 |
·资源约束加剧 | 第38-39页 |
·我国和谐社会进程中生态困境的原因 | 第39-43页 |
·传统发展观的错误 | 第39页 |
·传统发展模式的严重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产业结构不合理 | 第40页 |
·生态体制不完善 | 第40-43页 |
第六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原则与途径 | 第43-53页 |
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原则 | 第43-46页 |
·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指导 | 第43-44页 |
·吸收古今中外优秀的生态思想 | 第44-46页 |
·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生态思想精华 | 第44-45页 |
·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| 第45页 |
·吸取中华民族的生态智慧 | 第45-46页 |
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途径 | 第46-53页 |
·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| 第46-47页 |
·建设生态文化 | 第47-48页 |
·发展生态产业 | 第48-49页 |
·优化产业结构 | 第49-50页 |
·完善生态制度法规 | 第50页 |
·加强国际合作 | 第50-53页 |
结语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