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天鹅洲故道银鮈的生物学研究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1 文献综述及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11-23页 |
·鱼类的年龄鉴定 | 第11-14页 |
·直接观察法 | 第11页 |
·长度组成分析法 | 第11-12页 |
·钙化组织结构分析法 | 第12-13页 |
·鱼类年龄鉴定精确度的评价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鱼类生长 | 第14-16页 |
·直接法 | 第14页 |
·长度频率分布法 | 第14-15页 |
·年龄鉴定统计法 | 第15页 |
·退算法 | 第15页 |
·生长方程 | 第15-16页 |
·繁殖生物学 | 第16-18页 |
·鱼类的繁殖期 | 第16页 |
·鱼类的繁殖场所 | 第16-17页 |
·鱼类的性比 | 第17页 |
·鱼类的繁殖力 | 第17页 |
·鱼类的产卵类型 | 第17-18页 |
·初次性成熟大小 | 第18页 |
·长江天鹅洲故道鱼类资源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鮈亚科鱼类的研究概况 | 第19-21页 |
·鮈亚科鱼类的研究进展 | 第19页 |
·银鮈的研究进展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1-23页 |
2 长江天鹅洲故道银鮈年龄、生长和死亡率 | 第23-37页 |
·引言 | 第23-24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24-27页 |
·样本采集 | 第24-25页 |
·样本处理 | 第25页 |
·年龄鉴定 | 第25页 |
·体长和体重关系 | 第25-26页 |
·体长和鳞径关系 | 第26页 |
·生长方程计算 | 第26页 |
·死亡率 | 第26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26-27页 |
·结果 | 第27-33页 |
·年轮特征 | 第27-29页 |
·年轮形成周期和时间 | 第29页 |
·年龄鉴定精确度 | 第29页 |
·体长和体重分布 | 第29-30页 |
·年龄结构 | 第30-31页 |
·体长和体重关系 | 第31-32页 |
·体长与鳞径关系 | 第32页 |
·生长退算 | 第32-33页 |
·生长参数 | 第33页 |
·死亡率 | 第33页 |
·讨论 | 第33-37页 |
3.长江天鹅洲故道银鮈的繁殖 | 第37-54页 |
·引言 | 第37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37-39页 |
·样本采集 | 第37-38页 |
·初次性成熟大小确定 | 第38页 |
·成熟系数(GSI)和性比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繁殖力和卵径测定 | 第39页 |
·卵巢组织切片和H-E染色 | 第39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39页 |
·结果 | 第39-50页 |
·初次性成熟大小 | 第39-40页 |
·性比 | 第40-41页 |
·卵巢外形观察 | 第41-42页 |
·卵母细胞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| 第42-44页 |
·个体繁殖力 | 第44-46页 |
·成熟系数(GSI)的季节变化 | 第46-47页 |
·产卵类型 | 第47-50页 |
·根据日轮推断产卵日期 | 第50页 |
·讨论 | 第50-54页 |
·初次性成熟大小 | 第50-51页 |
·繁殖期 | 第51-52页 |
·产卵类型 | 第52页 |
·长江天鹅洲故道银鮈种群来源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5页 |
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