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物理学论文--真空电子学(电子物理学)论文--凝聚态物理学论文

电场对3d过渡金属及其合金薄膜磁晶各向异性能的调控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19页
   ·磁存储技术简介第9-13页
     ·硬盘的基本结构第9-10页
     ·磁存储的原理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磁晶各向异性与超顺磁效应第11-13页
   ·磁存储技术的发展第13-15页
     ·最早的磁存储技术第13页
     ·硬盘的诞生第13-14页
     ·难以逾越的鸿沟——纵向磁记录的极限第14页
     ·破解困局——垂直磁记录第14-15页
   ·磁存储技术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第15-17页
   ·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7-19页
第2章 理论计算方法第19-31页
   ·密度泛函理论第19-22页
     ·Hohenberg-Kohn 定理第19-20页
     ·Kohn-Sham 方程第20-21页
     ·交换关联泛函第21-22页
   ·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(FLAPW)第22-28页
     ·缀加平面波(APW)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线性缀加平面波(LAPW)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(FLAPW)方法第25-27页
     ·表面和薄膜体系的 FLAPW 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·磁晶各向异性能的计算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传统计算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·转矩法(Torque method)第29页
   ·应用程序简介第29-31页
第3章 电场对 M/Cu(001)薄膜磁晶各向异性能的调控机制第31-39页
   ·引言第31页
   ·计算方法与模型第31-32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32-38页
     ·结果第32-33页
     ·电场对 Ni/Cu(001)薄膜的调控机制第33-35页
     ·电场对 Fe/Cu(001)薄膜的调控机制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刚性能带模型第36-38页
   ·小结第38-39页
第4章 新材料的探索与设计第39-45页
   ·引言第39页
   ·重金属基底的影响第39-42页
   ·Rh(001)表面的 FeCo 合金第42-44页
   ·小结第44-45页
第5章 总结和展望第45-47页
   ·工作总结第45页
   ·工作展望第45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0页
致谢第50-51页
附录 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低维碳纳米体系的电子结构及自旋输运
下一篇:电—厌氧微生物耦合体系降解废水中菲的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