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| ·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6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·研究的内容与研究目标 | 第16-17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·研究目标 | 第17页 |
| 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18页 |
| ·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| 第18-20页 |
|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 | 第20-28页 |
| ·概念界定 | 第20-21页 |
| ·风险 | 第20页 |
| ·风险与不确定性 | 第20-21页 |
| ·市场风险与价格风险 | 第21页 |
| ·农产品市场风险 | 第21页 |
| ·大棚蔬菜市场风险 | 第21页 |
| ·大棚蔬菜市场风险产生的原因 | 第21-23页 |
| ·农业的弱质性和农产品(蔬菜)自身的特点 | 第21-22页 |
| ·农民低下的织化程度 | 第22页 |
| ·信息不对称 | 第22-23页 |
| ·蛛网模型的影响 | 第23页 |
| ·流通环节的专业化趋势,加剧了大棚蔬菜价格的波动 | 第23页 |
| ·理论基础 | 第23-28页 |
| ·风险管理理论 | 第23-25页 |
| ·委托——代理理论 | 第25页 |
| ·蛛网模型理论 | 第25-26页 |
| ·交易费用理论 | 第26-27页 |
| ·农户经济行为理论 | 第27-28页 |
| 第三章 昌乐县大棚蔬菜发展现状及市场风险分析 | 第28-34页 |
| ·昌乐县简介 | 第28页 |
| ·昌乐县农业概况 | 第28-29页 |
| ·粮食作物 | 第28页 |
| ·经济作物 | 第28-29页 |
| ·昌乐县蔬菜生产概况 | 第29页 |
| ·昌乐县大棚蔬菜发展情况 | 第29-33页 |
| ·昌乐县大棚蔬菜生产的发展历程 | 第29-31页 |
| ·昌乐县大棚蔬菜生产状况 | 第31页 |
| ·昌乐县大棚蔬菜发展特点 | 第31-32页 |
| ·昌乐县大棚蔬菜的区位优势 | 第32-33页 |
| ·昌乐县大棚蔬菜面临的市场风险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第四章 基于农户视角的市场风险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| 第34-48页 |
| ·样本选取及问卷的基本情况 | 第35-40页 |
| ·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| 第35-36页 |
| ·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| 第36-40页 |
| ·影响大棚蔬菜市场风险的因素分析 | 第40-42页 |
| ·模型建立 | 第40页 |
| ·数据来源与实证分析 | 第40-42页 |
| ·农户行为选择倾向的因子分析 | 第42-44页 |
| ·KMO检验与Bartlett球形检验 | 第42-43页 |
| ·确定因子个数、因子命名和变量选择 | 第43-44页 |
| ·模型回归结果及统计检验 | 第44-47页 |
| ·回归分析过程 | 第44-46页 |
| ·结论分析 | 第46-4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| 第五章 大棚蔬菜市场风险的防范对策 | 第48-53页 |
| ·从政府的视角 | 第48-50页 |
| ·加快健全完善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| 第48-49页 |
| ·重塑大棚蔬菜流通市场主体 | 第49-50页 |
| ·从农户的视角 | 第50-51页 |
| ·提高农户的市场风险认知能力 | 第50页 |
| ·提高农户的专业化、组织化水平和市场风险管理能力 | 第50-51页 |
| 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| 第51页 |
| ·从市场的角度 | 第51-53页 |
| ·加强期货市场建设,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| 第51-52页 |
| ·加强大棚蔬菜流通体系建设,降低流通环节成本 | 第52页 |
| ·加强优势农产品区域建设,发展差异化产品,形成品牌优势 | 第52页 |
| ·发展农民收益保险 | 第52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| 附录 | 第55-57页 |
| 致谢 | 第57-58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58-59页 |
| 导师评阅表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