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10-37页 |
| ·发展白光LED 照明的重要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·白光LED 的实现途径 | 第12-14页 |
| ·颜色理论 | 第12-13页 |
| ·白光LED 的实现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·发光材料的基本理论 | 第14-16页 |
| ·白光LED 用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| 第16-21页 |
| ·基于蓝光LED 芯片激发的荧光粉 | 第16-18页 |
| ·基于紫光LED 芯片激发的荧光粉 | 第18-21页 |
| ·钇铝石榴石的晶体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 | 第21-23页 |
| ·钇铝石榴石粉体的合成方法 | 第23-35页 |
| ·高温固相反应合成法 | 第23-26页 |
| ·液相共沉淀法 | 第26-28页 |
| ·溶胶-凝胶法 | 第28-29页 |
| ·低温燃烧法 | 第29-30页 |
| ·水热合成法 | 第30-31页 |
| ·喷雾热解法 | 第31-35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35-37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5-37页 |
| 第2章 喷雾热解装置的设计与制造 | 第37-46页 |
| ·设备原理 | 第37-38页 |
| ·设备组成 | 第38-45页 |
| ·雾化发生装置 | 第38-41页 |
| ·载气装置 | 第41-42页 |
| ·自动加液装置 | 第42页 |
| ·多温区管式反应炉 | 第42-44页 |
| ·粉体收集装置 | 第44-45页 |
| ·尾气处理装置 | 第45页 |
| ·设备安装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| 第4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第3章 喷雾热解法制备 YAG:Ce~(3+)荧光粉 | 第46-66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46页 |
| ·实验过程 | 第46-47页 |
| ·结果测试 | 第47-50页 |
| ·X 射线衍射测试(XRD) | 第47页 |
| ·扫描电镜测试(SEM) | 第47-48页 |
| ·粒度测试 | 第48-49页 |
| ·光谱测试(PL) | 第49页 |
| ·热分析 | 第49-50页 |
| ·实验结果讨论 | 第50-64页 |
| ·热解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| ·溶液浓度对的实验结果的影响 | 第51-57页 |
| ·载气流速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| 第57-60页 |
| ·后处理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| 第60-6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| 第4 章 稀土元素掺杂对 YAG 荧光粉的性能影响 | 第66-79页 |
| ·稀土元素的电子层结构与光谱学性质 | 第66-69页 |
| ·+3 价态稀土离子的能级跃迁和光谱特性 | 第67-68页 |
| ·非正常价态稀土离子的光谱特性 | 第68-69页 |
| ·稀土发光材料的优点 | 第69页 |
| ·Ce~(3+)掺杂YAG 荧光粉的性能影响 | 第69-73页 |
| ·Gd~(3+)掺杂YAG 荧光粉的性能影响 | 第73-7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7-79页 |
|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1-86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6-87页 |
| 附录 | 第87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