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9页 |
·桩基技术的历史演进 | 第7页 |
·桩土共同作用问题研究进展 | 第7-11页 |
·共同作用研究回顾 | 第7-9页 |
·计算方法 | 第9-11页 |
·有限层理论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·本文研究方法、意义和内容 | 第13-15页 |
·本文研究方法和意义 | 第13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-19页 |
第二章 固结有限层理论与计算机推导 | 第19-34页 |
·有限层方法 | 第19-23页 |
·层状横向各向同性弹性半空间模型 | 第19页 |
·层状横观各向同性弹性连续介质的有限层法 | 第19-23页 |
·BIOT固结理论及其有限层弹性解法 | 第23-30页 |
·比奥固结理论简介 | 第23-25页 |
·比奥固结理论的有限层解法 | 第25-29页 |
·计算方程式的变换 | 第29-30页 |
·有限层理论的计算机推导过程 | 第30-33页 |
·MATLAB符号计算简介 | 第30-31页 |
·使用MATLAB符号计算功能推导固结有限层计算公式 | 第31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考虑固结的桩-土-承台共同作用有限层分析方法 | 第34-45页 |
·群桩-土-承台结构的剖分 | 第34页 |
·桩土支承体系基本方程的建立 | 第34-36页 |
·单桩桩身总体刚度矩阵 | 第36-37页 |
·群桩-土-承台结构共同作用弹性分析基本方程 | 第37-39页 |
·桩土支承体系柔度矩阵系数和桩土支承体系孔压柔度矩阵系数计算 | 第39页 |
·荷载传递函数 | 第39-42页 |
·群桩-土-承台结构共同作用非线性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非线性分析计算步骤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考虑固结的桩-土-承台共同作用有限层-有限元计算程序的编制 | 第45-52页 |
·程序说明 | 第45页 |
·程序特点 | 第45-46页 |
·中点增量法 | 第46-48页 |
·基本增量法 | 第46页 |
·中点增量法 | 第46-48页 |
·程序框图 | 第48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考虑固结的桩-土-承台共同作用数值计算及分析 | 第52-68页 |
·算例说明 | 第52页 |
·单桩承台 | 第52-60页 |
·计算参数 | 第52页 |
·计算结果与分析 | 第52-60页 |
·四桩承台 | 第60-63页 |
·计算参数 | 第60-61页 |
·计算结果与分析 | 第61-63页 |
·九桩承台 | 第63-67页 |
·计算参数 | 第63页 |
·计算结果与分析 | 第63-6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68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8-69页 |
·结论 | 第68页 |
·展望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