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7页 |
一、 股东知情权制度基本理论 | 第7-11页 |
(一) 股东知情权的法律属性 | 第7-8页 |
(二) 股东知情权制度的内容 | 第8-9页 |
(三) 股东知情权制度的现实意义 | 第9-10页 |
(四) 保护股东知情权的界限 | 第10-11页 |
二、 我国股东知情权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1-13页 |
(一) 我国现行《公司法》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以及存在的漏洞 | 第11-12页 |
1. 查阅权制度在法律规定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1-12页 |
2. 我国法律对质询权制度规定过于概括 | 第12页 |
3. 检查人选任请求权制度在立法上的缺失 | 第12页 |
(二) 我国股东知情权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2-13页 |
三、 国外股东知情权制度以及可借鉴之处 | 第13-17页 |
(一) 查阅权制度 | 第13-15页 |
1. 美国查阅权制度的规定 | 第13-14页 |
2. 日本查阅权制度的规定 | 第14-15页 |
(二) 质询权制度 | 第15-16页 |
(三) 检查人选任请求权 | 第16-17页 |
1. 英国的检查人制度 | 第16-17页 |
2. 法国的审计员制度 | 第17页 |
3. 德国的特别调查员制度 | 第17页 |
四、 我国股东知情权制度的完善 | 第17-26页 |
(一) 股东查阅权制度的完善 | 第18-20页 |
1. 明确特殊情况下查阅权主体资格的认定 | 第18-19页 |
2. 合理界定“正当目的”的内涵 | 第19-20页 |
3. 正当目的举证责任的承担 | 第20页 |
4. 查阅权范围的进一步拓展 | 第20页 |
(二) 股东质询权制度的细化 | 第20-22页 |
1. 有限责任公司质询权制度的建立 | 第21页 |
2.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质询权制度的完善 | 第21-22页 |
(三) 增设检查人选任请求权的制度建构 | 第22-23页 |
1. 检查人选任请求权启动的前提条件 | 第22-23页 |
2. 检查人选任请求权的主体 | 第23页 |
3. 建立检查人选任程序 | 第23页 |
4. 检查费用的承担 | 第23页 |
(四) 完善股东知情权诉讼救济程序 | 第23-26页 |
1. 明确提起股东知情权诉讼的前提条件 | 第23-24页 |
2. 明确股东知情权诉讼的诉讼主体 | 第24页 |
3. 股东知情权诉讼时效 | 第24页 |
4. 股东知情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| 第24-25页 |
5. 诉讼费用的承担 | 第25页 |
6. 知情权的强制执行 | 第25-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6-28页 |
致谢 | 第2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