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量刑程序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| 第13-21页 |
第一节 我国量刑程序模式的现状之考察 | 第13-16页 |
·确立了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 | 第13-14页 |
·赋予了控辩双方较为充分的程序参与性 | 第14-15页 |
·明确了不同案件类型的程序差异性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我国现行量刑程序存在的问题 | 第16-21页 |
·无罪辩护方的法律逻辑思路矛盾 | 第16-17页 |
·诉权制约机制的实际效果较差 | 第17-19页 |
·量刑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不高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国外量刑程序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对我国量刑程序改革的启示 | 第21-30页 |
第一节 英美法系代表性国家量刑模式的比较分析 | 第21-25页 |
·英国的量刑程序模式 | 第21-23页 |
·美国的量刑程序模式 | 第23-25页 |
第二节 大陆法系代表性国家量刑模式的比较分析 | 第25-27页 |
·德国的量刑程序模式 | 第25-26页 |
·法国的量刑程序模式 | 第26-27页 |
第三节 国外量刑程序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对我国量刑程序改革的启示 | 第27-30页 |
第三章 我国独立量刑程序的改革与构建 | 第30-39页 |
第一节 量刑程序模式选择的指导原则 | 第30-31页 |
·量刑公正原则 | 第30-31页 |
·正当程序原则 | 第31页 |
·人权保障原则 | 第31页 |
第二节 我国量刑程序模式的改革与构建 | 第31-39页 |
·选择适当的量刑程序模式 | 第31-34页 |
·简易程序中的量刑模式 | 第32-33页 |
·被告人认罪案件的普通程序中的量刑模式 | 第33页 |
·被告人不认罪案件的普通程序中的量刑模式 | 第33-34页 |
·建立相应配套的制度与机制 | 第34-39页 |
·建立控辩双方对抗的量刑机制 | 第34-37页 |
·引入量刑程序庭前调查报告机制 | 第37-38页 |
·确立定罪与量刑程序二元的证据规则 | 第38-39页 |
结语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致谢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