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| ·光接入网的发展现状 | 第9-11页 |
| ·无源光网络 | 第11-15页 |
| ·无源光网络简介 | 第11-12页 |
| ·无源光网络分类 | 第12-15页 |
| ·下一代无源光网络 | 第15-16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和主要工作 | 第16-18页 |
| 第二章 WDM-PON的基本原理 | 第18-26页 |
| ·WDM-PON的系统结构 | 第18-19页 |
| ·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(WDM-PON)的工作原理 | 第19-21页 |
| ·ONU波长固定的WDM-PON | 第19-20页 |
| ·ONU共享多个波长的WDM-PON | 第20-21页 |
| ·WDM-PON的关键技术 | 第21-24页 |
| ·多波长光源 | 第21页 |
| ·无色ONU | 第21-22页 |
| ·动态带宽分配 | 第22-24页 |
| ·WDM-PON的优点及技术难题 | 第24-2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| 第三章 支持对称10.0GBPS的WDM-PON原型机设计 | 第26-31页 |
| ·对称10GBPS WDM-PON系统研究 | 第26-27页 |
| ·WDM-PON的硬件系统各部分功能 | 第27-3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| 第四章 基于ATMEGA128的WDM-PON系统控制部分的设计和实现 | 第31-51页 |
| ·ATMEGA 128概述 | 第31-34页 |
| ·处理器的选择 | 第31-32页 |
| ·Atmega128基本特征 | 第32-33页 |
| ·IIC协议原理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·时钟模块控制部分设计与实现 | 第34-39页 |
| ·AD9520的主要特征 | 第34-35页 |
| ·AD9520与单片机电路连接 | 第35-38页 |
| ·操作AD9520的具体的流程 | 第38-39页 |
| ·PHY芯片模块控制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| 第39-43页 |
| ·VSC8479-01的主要特征 | 第40页 |
| ·PHY芯片与单片机连接电路 | 第40-42页 |
| ·PHY芯片的主要操作 | 第42-43页 |
| ·XFP芯片模块控制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3-48页 |
| ·XFP芯片的基本特征 | 第43-46页 |
| ·XFP与单片机的连接电路 | 第46-48页 |
| ·系统软件实现 | 第48-5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| 第五章 MAC层的DBA算法研究 | 第51-61页 |
| ·主流的动态波长分配算法 | 第51-54页 |
| ·动态波长时隙分配算法 | 第51-52页 |
| ·多线程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| 第52-54页 |
| ·新的DWPBA算法方案 | 第54-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5页 |
| 附录 | 第65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-68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