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4页 |
·引言 | 第10页 |
·超疏水材料介绍 | 第10-21页 |
·超疏水基本理论 | 第10-15页 |
·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简介 | 第15-21页 |
·覆冰的危害和超疏水表面防覆冰研究现状 | 第21-22页 |
·覆冰行为的危害 | 第21页 |
·超疏水表面防覆冰研究现状 | 第21-22页 |
·超疏水表面在防覆冰运用中遇到的问题 | 第22-23页 |
·机械稳定性 | 第22页 |
·使用老化性 | 第22页 |
·经济成本方面 | 第22-23页 |
·本文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第2章 铜基底分形结构 Al(OH)_3薄膜制备及其润湿性研究 | 第24-33页 |
·引言 | 第24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4-26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24-25页 |
·实验制备超疏水氢氧化铝薄膜 | 第25页 |
·材料性能表征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26-32页 |
·表面形貌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成分与晶体结构分析 | 第27页 |
·生长机理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润湿性分析 | 第28-31页 |
·超疏水机理研究 | 第31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3章 铜基底仿生结构 Al_2O_3薄膜制备及其润湿性研究 | 第33-42页 |
·引言 | 第33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3-34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33页 |
·实验制备超疏水氧化铝薄膜 | 第33-34页 |
·材料性能表征 | 第34页 |
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34-41页 |
·成分与晶体结构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表面形貌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FT-IR 表征结果分析 | 第38页 |
·湿润性分析 | 第38-40页 |
·超疏水机理研究 | 第40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4章 铜基底微/纳米结构 ZnO 超疏水薄膜制备及其润湿性研究 | 第42-51页 |
·引言 | 第4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2-44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42-43页 |
·实验制备超疏水氧化锌薄膜 | 第43页 |
·材料性能表征 | 第43-44页 |
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4-49页 |
·表面形貌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成分与晶体结构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生长机理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湿润性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超疏水机理研究 | 第49页 |
·超疏水表面自清洁性能分析 | 第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5章 铜基底超疏水表面防覆冰行为研究 | 第51-56页 |
·引言 | 第51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1-53页 |
·实验样品 | 第51-52页 |
·防覆冰测试实验工具 | 第52-5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3页 |
·不同体积液滴对覆冰行为实验 | 第53页 |
·不同温度表面的覆冰行为实验 | 第53页 |
·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53-55页 |
·不同体积液滴对覆冰行为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·不同温度表面的覆冰行为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·总结 | 第56-57页 |
·展望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