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法律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引言 | 第9-12页 |
一、论文的背景和目的 | 第9-10页 |
二、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三、课题的意义和影响 | 第10页 |
四、课题的研究概况 | 第10-12页 |
(一)国外代表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(二)国内代表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民营银行的国内情况 | 第12-20页 |
一、民营银行的内涵 | 第12-13页 |
(一)民营资本的含义 | 第12页 |
(二)民营银行的含义 | 第12-13页 |
二、民营银行和其他金融形式的关系 | 第13-14页 |
(一)民营银行与国有银行 | 第13页 |
(二)民营银行与民间借贷以及地下钱庄 | 第13-14页 |
(三)民营银行与民间银行 | 第14页 |
三、民营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| 第14-16页 |
(一)民营银行的产生 | 第14-15页 |
(二)民营银行的发展 | 第15页 |
(三)民营银行发展中的弱势地位 | 第15-16页 |
四、民营银行的业务内容 | 第16-17页 |
五、民营银行的特征 | 第17-20页 |
(一)民营银行的风险特征 | 第17-18页 |
(二)民营银行在市场准入上的政策优势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民营银行市场准入规范的理论基础 | 第20-23页 |
一、经济学理论基础 | 第20-21页 |
(一)金融与经济的均衡发展理论 | 第20-21页 |
(二)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21页 |
二、法学理论基础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的法律问题及建议 | 第23-30页 |
一、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法律理念和原则 | 第23-24页 |
二、关于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的注册资本 | 第24-25页 |
(一)注册资本限额 | 第24页 |
(二)注册资本来源 | 第24-25页 |
三、关于民营银行的准入结构 | 第25-26页 |
(一)整体的准入模式 | 第25页 |
(二)内部股东和股权结构的准入 | 第25-26页 |
四、业务范围的审查 | 第26页 |
五、工作人员的审核 | 第26-27页 |
六、拒绝市场准入的司法审查机制 | 第27页 |
七、建立相关保障辅助法律规范 | 第27-28页 |
(一)建立存款保险法律保障 | 第27页 |
(二)个人信用制度的法律保障 | 第27-28页 |
八、综合利用媒体等多种社会规范手段 | 第28-30页 |
结论 | 第30-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1-33页 |
致谢 | 第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