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软件论文--程序设计、软件工程论文--程序设计论文

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垃圾短信用户预识别方法

中文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7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8页
   ·垃圾短信的定义第8-9页
   ·垃圾短信的形成原因第9-10页
   ·垃圾短信现状调查第10页
   ·垃圾短信的危害性第10-11页
   ·垃圾短信治理措施第11-13页
     ·理论治理措施第11-12页
     ·运营商治理措施第12-13页
   ·治理措施中涉及的算法讨论第13-15页
     ·垃圾短信治理中涉及的算法归类综述第13页
     ·现有垃圾短信过滤方法举例第13-15页
     ·现有垃圾短信过滤方法的缺陷性第15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方向第15-17页
第二章 需求调研第17-23页
   ·垃圾短信用户特征分析第17-19页
     ·入网行为特征分析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发送行为特征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消费行为特征分析第19页
   ·运营商期待的治理效果第19页
   ·模型的研究方向第19-20页
   ·确立模型分析指标第20-23页
     ·入网行为关键指标第21页
     ·发送行为关键指标第21页
     ·通话行为关键指标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消费行为关键指标第22-23页
第三章 挖掘算法比较及选取第23-28页
   ·数据挖掘技术说明第23页
   ·涉及垃圾短信识别的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第23-26页
     ·朴素贝叶斯(Naive Bayes)算法及应用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神经网络算法及应用第24页
     ·决策树算法及应用第24-25页
     ·K近邻算法(KNN)及应用第25页
     ·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(SVM)及应用第25-26页
   ·挖掘技术对比及选择第26页
   ·算法适用性说明第26-27页
   ·行业名词介绍第27-28页
第四章 建模过程第28-44页
   ·建模思路及运行范围第28-30页
     ·建模思路第28页
     ·模型运行数据规模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模型评估策略第29页
     ·模型运行周期第29-30页
   ·模型基础数据准备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建模工具准备第30页
     ·输入变量预处理第30-31页
   ·选取训练集合测试集第31-32页
   ·运行过程介绍第32-44页
第五章 模型输出及应用第44-47页
   ·模型输出第44页
   ·模型评估第44-45页
   ·实际应用第45-46页
   ·模型优化第46-47页
第六章 研究意义及实际效益第47-50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47页
   ·产生效益第47-48页
   ·本人工作第48页
   ·发展前景第48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致谢第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无线移动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研究与实现
下一篇:无线电测向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