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2页 |
| 引言 | 第12-14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30页 |
| ·K~+/Na~+平衡的调控与植物的耐盐性 | 第14-17页 |
| ·K~+和Na~+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 | 第14-15页 |
| ·K~+吸收及其调控 | 第15-16页 |
| ·Na~+平衡及其调控 | 第16-17页 |
| ·Na~+吸收 | 第17页 |
| ·Na~+外排 | 第17页 |
| ·液泡区隔化 | 第17页 |
| ·ROS平衡的调控与植物的耐盐性 | 第17-21页 |
| ·ROS在细胞内的产生 | 第18-19页 |
| ·ROS在细胞内的清除 | 第19-20页 |
| ·避免ROS的产生 | 第20-21页 |
| ·SA在植物耐盐性中的研究进展 | 第21-25页 |
| ·SA的合成与代谢 | 第21-22页 |
| ·SA在植物耐盐性中的研究进展 | 第22-24页 |
| ·SA的运输与信号传递 | 第24-25页 |
| ·黑果枸杞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5-27页 |
| ·黑果枸杞的植物学特征与分布 | 第25页 |
| ·黑果枸杞的药用价值 | 第25-26页 |
| ·黑果枸杞耐盐机理的研究进展 | 第26-27页 |
| ·NMT与植物耐盐生理研究 | 第27-30页 |
| ·NMT简介 | 第27页 |
| ·NMT的技术原理 | 第27页 |
| ·NMT与植物耐盐生理研究进展 | 第27-30页 |
| 第二章 盐胁迫下SA在调控黑果枸杞K~+/Na~+平衡中的作用 | 第30-47页 |
| ·材料和方法 | 第31-35页 |
| ·植物材料 | 第31页 |
| ·方法 | 第31-34页 |
| ·实验处理 | 第31-32页 |
| ·SA的测定 | 第32页 |
| ·K~+和Na~+的测定 | 第32页 |
| ·离子流测定 | 第32-33页 |
| ·NMT实验方案 | 第33-34页 |
| ·统计分析 | 第34-35页 |
| ·实验结果 | 第35-44页 |
| ·盐胁迫下SA或uniconazole预处理对黑果枸杞叶片内源SA含量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| ·盐胁迫下SA对黑果枸杞幼苗生长的影响 | 第37页 |
| ·盐胁迫下SA对黑果枸杞组织内K~+、Na~+含量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| ·SA和uniconazole预处理对盐诱导的瞬时K~+、H~+离子流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| ·瞬时K~+离子流 | 第38页 |
| ·瞬时H~+离子流 | 第38-40页 |
| ·SA和uniconazole预处理对盐诱导的稳定K~+、Na~+、H~+离子流的影响 | 第40-44页 |
| ·稳定K~+离子流 | 第40-42页 |
| ·稳定Na~+离子流 | 第42-43页 |
| ·稳定H~+离子流 | 第43-44页 |
| ·讨论 | 第44-46页 |
| ·盐胁迫诱导黑果枸杞组织内SA的积累 | 第44页 |
| ·盐胁迫下SA在调控黑果枸杞组织中Na~+平衡中的作用 | 第44-45页 |
| ·盐胁迫下SA在调控黑果枸杞组织中K~+平衡中的作用 | 第45-46页 |
| ·小结 | 第46-47页 |
| 第三章 盐胁迫下SA在调控黑果枸杞ROS平衡中的作用 | 第47-68页 |
| ·材料和方法 | 第48-53页 |
| ·植物材料和生长条件 | 第48-49页 |
| ·实验处理及采样 | 第49页 |
| ·生理指标的测定 | 第49-53页 |
| ·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| 第49页 |
| ·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| 第49-50页 |
| ·H_2O_2含量的测定 | 第50页 |
| ·O_2~-的测定 | 第50页 |
| ·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| 第50-51页 |
| ·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| 第51-52页 |
| ·抗氧化剂含量的测定 | 第52-53页 |
| ·数据分析 | 第53页 |
| ·实验结果 | 第53-64页 |
| ·盐胁迫下SA对黑果枸杞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| ·盐胁迫下SA对黑果枸杞根和叶的相对电导率和TBARS含量的影响 | 第55-57页 |
| ·盐胁迫下SA对黑果枸杞根和叶中H_2O_2和O_2~-水平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| ·盐胁迫下SA对黑果枸杞组织中抗坏血酸含量的的影响 | 第58-61页 |
| ·盐胁迫下SA对黑果枸杞组织中谷胱甘肽含量的的影响 | 第61页 |
| ·盐胁迫下SA对黑果枸杞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的的影响 | 第61-64页 |
| ·讨论 | 第64-67页 |
| ·小结 | 第67-68页 |
|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| ·结论 | 第68-69页 |
| ·黑果枸杞幼苗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 | 第68页 |
| ·SA在调控黑果枸杞耐盐性中的作用 | 第68-69页 |
| ·展望 | 第69-7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0-81页 |
| 略缩词表 | 第81-83页 |
|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83-84页 |
| 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