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

社会主义公民基本属性及其培育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目录第7-10页
1 引言第10-16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理论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·实践意义第11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·创新之处第15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5-16页
2 公民属性的历史沿革第16-24页
   ·公民属性第16-17页
   ·公民属性的历史沿革第17-24页
     ·古希腊时期的公民属性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古罗马时期的公民属性第18-19页
     ·中世纪的公民属性第19-20页
     ·16—18世纪的公民属性第20-21页
     ·19世纪以来的公民属性第21-24页
3 社会主义公民基本属性的内容第24-33页
   ·国家性第24-26页
     ·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公民权利的实现要靠国家作保障第25-26页
   ·主体性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公民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第26页
     ·公民是权利与义务的主体第26-27页
   ·平等性第27-29页
     ·人人生而平等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28页
     ·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平等第28-29页
   ·公共性第29-30页
     ·人的社会性是公共性形成的前提第29页
     ·公共领域是公共性存在的基础第29-30页
   ·道德性第30-33页
     ·公民德性是公民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和能力第31页
     ·公民德性体现在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的过程中第31-32页
     ·人的自存和更好地自存是道德的第32-33页
4. 社会主义公民基本属性的培育第33-44页
   ·公民基本属性缺失的表现第33-37页
     ·主动性主体意识缺乏,主体性认识不足第33-34页
     ·群体、阶层之间的不平等观念依然存在第34-36页
     ·道德失范现象依然存在第36-37页
   ·公民基本属性的培育途径第37-44页
     ·加大宪法知识宣传,培养公民宪法精神认同第38-40页
     ·普及公民知识,培育公民意识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强化公民道德教育,提高公民道德水平第41-44页
结束语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7页
致谢第47-48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文化安全意识培育研究
下一篇:当代道德模范精神价值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