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高分子化学(高聚物)论文

基于四氮唑功能性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6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6-46页
   ·引言第16-17页
   ·四氮唑及其衍生物第17-23页
     ·四氮唑分子的结构第17页
     ·四氮唑分子的合成方法第17-20页
     ·四氮唑及其衍生物的应用第20-23页
   ·质子交换膜材料第23-39页
     ·质子传导概述第23页
     ·质子结构特点第23-24页
     ·质子导电机理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·质子传导Grutthuss 机理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·改进的Grutthuss 机理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·运载水合质子机理(Vehicle Mechanism)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质子交换膜材料的发展第27-39页
       ·水合质子交换膜材料的发展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·非水合质子交换膜材料第31-39页
   ·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及其意义第39-41页
 参考文献第41-46页
第二章 线形/超支化聚(氨基甲酸酯-苯甲基四氮唑)的选择性合成与表征第46-68页
   ·引言第46-47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47-49页
     ·试剂与原料第47页
     ·仪器与表征第47页
     ·合成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·氮取代-4-腈苄基-二乙醇胺(CBDA)的合成第48页
       ·苯甲基二乙醇胺基1H-四氮唑(TBDEA)的合成第48页
       ·线形聚(氨基甲酸酯-苯甲基四氮唑)(LPBTZ)的合成第48页
       ·超支化聚(氨基甲酸酯-苯甲基四氮唑)(HPBTZs)的合成第48-49页
   ·结果与表征第49-63页
     ·光谱表征第49-59页
       ·BB’2 类型单体 TBDEA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·线形聚(氨基甲酸酯-苯甲基四氮唑)(LPBTZ)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·超支化聚(氨基甲酸酯-苯甲基四氮唑)(HPBTZ)第54-59页
     ·支化度(DB)第59-62页
     ·数均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第62页
     ·热稳定性第62-6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3-65页
 参考文献第65-68页
第三章 基于聚(苯甲基四氮唑)掺杂磷酸“溶胶-凝胶法”制备有机/无机杂化质子导电膜的研究第68-88页
   ·引言第68-69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69-72页
     ·试剂与原料第69-70页
     ·仪器与表征第70-71页
     ·合成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·4-((2-羟基乙硫基)甲基)苯甲腈(HTBN)的合成第71页
       ·2-(4-(1H-四氮唑-5-基))苄硫基乙醇(TBTE)的合成第71页
       ·苯甲基四氮唑改性三乙氧基硅烷(BT-TES)的合成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·丙烯酸双键改性三乙氧基硅烷(A-TES)的合成第72页
     ·有机/无机杂化膜材料的制备第72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72-84页
     ·表征第72-77页
     ·热稳定性第77-79页
     ·吸水性能第79-80页
     ·水合杂化膜的质子导电率第80-81页
     ·无水条件下的质子导电率第81-82页
     ·质子导电机理第82-8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4-85页
 参考文献第85-88页
第四章 基于聚(氨基甲酸酯-苯甲基四氮唑)掺杂磷酸制备有机/无机杂化质子导电膜的研究第88-106页
   ·引言第88-89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89-91页
     ·试剂与原料第89页
     ·仪器与表征第89-90页
     ·合成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·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封端聚乙二醇(PEO-IPTS)的合成第90页
       ·聚(氨基甲酸酯-苯甲基四氮唑)(HPUTZ)的合成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·有机/无机质子交换膜的制备第91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91-101页
     ·结构表征第91-94页
     ·热性能第94-96页
     ·100 % RH 条件下有机/无机杂化膜的质子导电率第96-97页
     ·无水条件下有机/无机杂化膜的质子导电率第97-101页
     ·质子导电机理第101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101-103页
 参考文献第103-106页
第五章 超支化聚(氨基甲酸酯-四氮唑)的“A_2+BB’_2”法合成及其形状记忆效应研究第106-124页
   ·引言第106-107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107-110页
     ·试剂与原料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·仪器与表征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·合成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·3-(二羟乙基)胺基丙基四氮唑(HAPTZ)的合成第109页
       ·超支化聚(氨基甲酸酯-四氮唑)(HPUTZ)的合成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·超支化聚(氨基甲酸酯-四氮唑)与聚乙二醇-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半加成产物的固化第110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110-120页
     ·合成与表征第110-114页
     ·热性能第114-117页
     ·形状记忆行为第117-120页
       ·拉伸形状回复性能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  ·弯曲形状回复性能第118-12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20-121页
 参考文献第121-124页
第六章 结论第124-128页
 一、线形/超支化聚(氨基甲酸酯-苯甲基四氮唑)的选择性合成与表征第124-125页
 二、基于聚(苯甲基四氮唑)掺杂磷酸“溶胶-凝胶法”制备有机/无机杂化质子导 电膜的研究第125页
 三、基于线形聚(氨基甲酸酯-苯甲基四氮唑)掺杂磷酸制备有机/无机杂化质子 导电膜的研究第125-126页
 四、超支化聚(氨基甲酸酯-四氮唑)的“A_2+BB’_2”法合成及其形状记忆效应研究第126-128页
读博期间完成的论文第128-130页
致谢第130-131页

论文共13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PNIPAM的响应性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
下一篇:聚合物聚集体形貌控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