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缩略语表 | 第1-6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0页 |
| 前言 | 第10-12页 |
| 文献综述 | 第12-20页 |
| 1. 中医体质相关理论 | 第12-15页 |
| ·中医体质的概念 | 第12页 |
| ·人体体质的形成和发展 | 第12-13页 |
| ·人体体质的分类 | 第13-14页 |
| ·体质与疾病的关系 | 第14-15页 |
| 2. 中医药对月经先期的研究概况 | 第15-18页 |
| ·概念 | 第15-16页 |
| ·病因病机 | 第16-17页 |
| ·中医药治疗 | 第17-18页 |
| 3. 女性体质特点与疾病的关系 | 第18-20页 |
| 资料与方法 | 第20-24页 |
| 1. 调查资料 | 第20页 |
| 2. 诊断标准 | 第20页 |
| 3. 体质的分类标准 | 第20-21页 |
| 4.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| 第21-22页 |
| ·病例组纳入标准 | 第22页 |
| ·对照组纳入标准 | 第22页 |
| ·排除标准 | 第22页 |
| 5.研究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·调查表设计 | 第22页 |
| ·调查方法 | 第22页 |
| ·月经先期的划分标准 | 第22-23页 |
| 6. 中医体质分类的判定 | 第23页 |
| 7. 统计方法 | 第23-24页 |
| 结果 | 第24-33页 |
| 1. 一般情况分析 | 第24-26页 |
| ·发病率 | 第24页 |
| ·年龄 | 第24-25页 |
| ·病例组分布地区 | 第25页 |
| ·对月经先期的认识情况 | 第25-26页 |
| ·母亲月经先期情况分布 | 第26页 |
| 2. 病例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及与对照组体质分布比较 | 第26-29页 |
| ·病例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 | 第26-28页 |
| ·病例组与对照组体质类型分布的比较 | 第28-29页 |
| 3. 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性研究 | 第29-33页 |
| ·两组出生方式及出生后喂养方式比较 | 第29页 |
| ·两组体重情况比较 | 第29页 |
| ·两组睡眠情况比较 | 第29-30页 |
| ·运动习惯 | 第30页 |
| ·饮食习惯 | 第30-31页 |
| ·月经情况 | 第31-33页 |
| 讨论 | 第33-41页 |
| 1. 一般情况分析 | 第33页 |
| 2. 体质与月经先期发病相关性的探讨 | 第33-36页 |
| ·气虚质与月经先期的相关性 | 第33-34页 |
| ·气郁质与月经先期的相关性 | 第34-35页 |
| ·阴虚质与月经先期的相关性 | 第35-36页 |
| 3. 月经先期发病相关影响因素与好发体质的相关性分析 | 第36-38页 |
| ·出生方式和出生后喂养方式 | 第36-37页 |
| ·饮食习惯 | 第37页 |
| ·睡眠及运动习惯 | 第37-38页 |
| ·月经情况 | 第38页 |
| 4. 结合体质辨治及预防月经先期 | 第38-39页 |
| 5. 存在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| 第39-41页 |
| 结论 | 第41-42页 |
| 致谢 | 第42-4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| 附录 | 第45-51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