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物理学论文--固体物理学论文--固体性质论文

Si、Ge、SOI中SiGe纳米晶的生长及其特性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2页
1 绪论第12-26页
   ·硅锗材料第13-18页
     ·硅锗的基本性质第13-15页
     ·硅锗的能带结构第15-18页
   ·硅锗纳米材料的特性与应用第18-22页
     ·硅锗纳米材料的特性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硅锗纳米材料的应用第19-22页
   ·硅锗纳米材料制备技术与生长机理第22-24页
   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4-26页
2 硅锗纳米晶的离子注入生长及表征技术第26-38页
   ·硅锗纳米晶的离子注入生长技术第26-32页
     ·离子注入技术第26-30页
     ·注入损伤第30-31页
     ·退火第31-32页
   ·硅锗纳米晶的表征第32-38页
     ·卢瑟福背散射衍射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拉曼光谱第33-34页
     ·电子显微镜第34页
     ·原子力显微镜第34-35页
     ·X射线光电子能谱第35页
     ·光致发光谱第35-38页
3 硅中硅锗纳米晶的生长演变及其微观结构第38-66页
   ·引言第38页
   ·两步离子注入过程控制第38-41页
     ·SRIM模拟第39页
     ·两步注锗硅片的微观结构特征第39-41页
     ·两步注锗硅片中的锗分布第41页
   ·退火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第41-54页
     ·炉退火过程中硅锗纳米晶的生长演变第43-47页
     ·炉退火过程中衍生的微观缺陷特征第47-49页
     ·快速热退火过程中硅锗纳米晶的生长演变第49-52页
     ·快速热退火过程中衍生的微观缺陷特征第52-54页
   ·硅锗纳米晶的生长与锗的再分布的关系第54-64页
     ·硅锗纳米晶中锗的组分比第54-56页
     ·退火时间对锗再分布的影响第56-63页
     ·退火方式对锗再分布的影响第63-64页
     ·退火方式对衍生缺陷的影响第6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4-66页
4 锗中硅锗纳米晶生上长演变及其微观结构特征第66-76页
   ·引言第66页
   ·离子注入过程设计第66-68页
     ·SRIM模拟第67页
     ·注硅锗片的微观结构特征第67-68页
     ·注入后锗片中的硅分布第68页
   ·后续退火过程的控制第68-71页
     ·快速热退火过程中的非晶-晶体转变第68-69页
     ·快速热退火条件对硅锗纳米晶生长的影响第69-71页
   ·硅锗纳米晶的生长与退火后硅再分布的关系第71-73页
     ·纳米晶生长与硅再分布第71-72页
     ·注入方式对纳米晶生长的影响第72-73页
   ·再结晶层中的微观缺陷第73-7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4-76页
5 SOI中硅锗纳米晶的生长演变及其微观结构特征第76-100页
   ·引言第76页
   ·注锗后SOI中的锗分布特征第76-80页
     ·离子注入过程第76-77页
     ·一步注锗后SOI中的锗分布第77-78页
     ·两步注锗后SOI中的锗分布第78-80页
   ·BOX中硅锗纳米晶的生长演变第80-85页
     ·快速热退火后BOX层的微观结构特征第80-82页
     ·快速热退火后顶硅层的微观结构特征第82-83页
     ·快速热退火时锗再分布对纳米晶形成的影响第83-85页
   ·SOI近表面硅锗纳米晶的生长演变第85-99页
     ·两步注锗SOI退火后的锗分布第85-86页
     ·两步注锗SOI退火中表面形貌的演变第86-89页
     ·快速热退火后SOI表面的“环结构”第89-94页
     ·快速热退火后SOI截面的微观形貌特征第94-97页
     ·近表面微观结构形成的动力学过程第97-9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9-100页
6 生长硅锗纳米晶后衬底的应变特性第100-107页
   ·引言第100页
   ·生长硅锗纳米晶后硅衬底的应变特征第100-102页
   ·生长硅锗纳米晶后锗衬底的应变特征第102-103页
   ·生长硅锗纳米晶后SOI的应变特征第103-105页
     ·SOI近表面生长硅锗纳米晶后的应变特征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·BOX层中生长硅锗纳米晶后的应变特征第104-10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5-107页
7 硅锗纳米晶的光学特性研究第107-114页
   ·引言第107页
   ·硅中硅锗纳米晶的光致发光第107-108页
   ·锗中硅锗纳米晶的光致发光第108-109页
   ·SOI中硅锗纳米晶的光致发光第109-111页
   ·衬底对光致发光的影响第111-11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3-114页
结论第114-116页
参考文献第116-125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25-127页
致谢第127-128页
作者简介第128页

论文共12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EW75合金的组织结构及在制备加工中的演化
下一篇:M3Si6O12N2:RE(M=Sr,Ba)绿色荧光粉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