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向杂交衍生群体主基因分离方法及其在大豆上的应用
目录 | 第1-6页 |
CONTENTS | 第6-8页 |
摘要 | 第8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5页 |
1 前言 | 第15-21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5-16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6-21页 |
·数量性状主-多基因遗传体系的研究概况 | 第16-19页 |
·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遗传体系的研究进展 | 第19-21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63页 |
·主基因分离分析方法构建 | 第21-60页 |
·FW-F2 主基因分离分析方法 | 第21-45页 |
·FW-RIL 主基因分离分析方法 | 第45-60页 |
·大豆遗传材料及田间试验 | 第60-63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63-97页 |
·大豆 FW-F2 群体主基因分离分析 | 第63-78页 |
·株高 | 第63-65页 |
·主茎节数 | 第65-68页 |
·单株荚数 | 第68-70页 |
·单株粒数 | 第70-73页 |
·单株粒重 | 第73-75页 |
·百粒重 | 第75-78页 |
·大豆 FW-RIL 主基因分离分析 | 第78-97页 |
·株高 | 第78-81页 |
·主茎节数 | 第81-84页 |
·单株荚数 | 第84-87页 |
·单株粒数 | 第87-90页 |
·单株粒重 | 第90-93页 |
·百粒重 | 第93-97页 |
4 讨论 | 第97-103页 |
·FW-F2 和 FW-RIL 的主基因分离分析 | 第97-98页 |
·产量各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| 第98-99页 |
·最优遗传模型分析 | 第99-100页 |
·遗传参数分析与最优基因型的筛选 | 第100-101页 |
·主基因遗传率及其应用 | 第101-102页 |
·进一步研究展望 | 第102-103页 |
5 结论 | 第103-104页 |
致谢 | 第104-10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5-11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1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