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0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0-15页 |
·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·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 | 第18-22页 |
·“三化”协调度 | 第18-19页 |
·系统协调度的主要评价的模型 | 第19-20页 |
·指标赋权方法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黑龙江垦区“三化”协调内涵与发展现状 | 第22-28页 |
·黑龙江垦区“三化”协调发展的前提:农业现代化 | 第22-24页 |
·黑龙江垦区“三化”协调发展核心:新型城镇化 | 第24-26页 |
·黑龙江垦区“三化”协调发展动力:新型工业化 | 第26-28页 |
第四章 黑龙江垦区“三化”协调模型及评价 | 第28-47页 |
·黑龙江垦区“三化”协调评价模型构建 | 第28-36页 |
·黑龙江垦区“三化”子系统发展水平测评 | 第36-44页 |
·黑龙江垦区“三化”协调度测评 | 第44-45页 |
·黑龙江垦区“三化”协调发展评价与优劣势分析 | 第45-47页 |
第五章 黑龙江垦区“三化”协调发展对策 | 第47-54页 |
·加速农业现代化,巩固国家商品粮基地的核心地位 | 第47-51页 |
·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,构建垦区特色的多层次产业体系 | 第51-52页 |
·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 | 第52-54页 |
第六章 结论、不足与展望 | 第54-55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54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54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