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| ·丁醇简介 | 第8页 |
| ·丙酮丁醇发酵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8-12页 |
| ·丙酮丁醇发酵(ABE 发酵) | 第8-10页 |
| ·生产菌株的改造 | 第10页 |
| ·梭菌丁醇耐受性研究 | 第10-11页 |
| ·发酵工艺研究 | 第11页 |
| ·ABE 发酵面临的挑战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背景和立题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本课题的研究思路、研究内容及课题来源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5-23页 |
| ·材料 | 第15-17页 |
| ·菌种 | 第15页 |
| ·培养基 | 第15-16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16-17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17页 |
| ·方法 | 第17-23页 |
| ·分批培养 | 第17页 |
| ·发酵罐培养 | 第17-18页 |
| ·热处理与富集培养方法 | 第18页 |
| ·菌种分离纯化方法 | 第18页 |
| ·多因子复合筛选方法的设计 | 第18-19页 |
| ·菌种筛选方法 | 第19页 |
| ·菌种鉴定方法 | 第19页 |
| ·人工模拟生物进化(Artificial simulation of bio-evolution, ASBE) | 第19-20页 |
| ·N~+束注入诱变方法 | 第20页 |
| ·丁醇耐受性研究 | 第20-21页 |
| ·温度对丁醇发酵影响的研究 | 第21页 |
| ·发酵原料预处理方法 | 第21页 |
| ·不同发酵原料配比及底物浓度研究 | 第21页 |
| ·代谢调控与补料发酵 | 第21页 |
| ·溶剂产量分析方法 | 第21-22页 |
| ·生物量测定方法 | 第22页 |
| ·发酵液葡萄糖测定方法 | 第22页 |
| ·发酵液有机酸测定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23-50页 |
| ·菌种的选育 | 第23-33页 |
| ·筛选方法的设计 | 第23-25页 |
| ·野生菌的筛选与鉴定 | 第25-26页 |
| ·菌种的选育流程 | 第26-27页 |
| ·采用 ASBE 提高出发菌株丁醇耐受性 | 第27-29页 |
| ·氮离子束注入诱变 | 第29-32页 |
| ·高产菌 NT642 的遗传稳定性 | 第32-33页 |
| ·丁醇耐受性研究 | 第33-37页 |
| ·丁醇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| 第33页 |
| ·温度对细胞丁醇耐受性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| ·野生菌与丁醇耐受菌细胞形态的比较 | 第34-35页 |
| ·丁醇耐受性对芽孢形成率影响 | 第35-36页 |
| ·丁醇耐受性与发酵产量的关系 | 第36-37页 |
| ·木薯原料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| 第37-50页 |
| ·丙酮丁醇发酵过程曲线 | 第37-38页 |
| ·种龄、接种量对发酵周期和产量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·发酵原料浓度的确定 | 第39-40页 |
| ·原料预处理方法对发酵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| ·最适氮源及浓度的确定 | 第42-45页 |
| ·温度对丙酮丁醇发酵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| ·pH 对丙酮丁醇发酵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| ·补料发酵工艺优化 | 第48-50页 |
|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0-52页 |
| ·结论 | 第50-51页 |
| ·丙酮丁醇高产菌株的选育 | 第50页 |
| ·丙酮丁醇梭菌丁醇耐受性的研究 | 第50页 |
| ·木薯发酵工艺的研究 | 第50-51页 |
| ·展望 | 第51-52页 |
| 致谢 | 第52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8页 |
| 附录: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