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庄经济要素的变迁及影响研究--Take Lengshuigou Village as an Example
中文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导言 | 第12-18页 |
一、研究缘起与选题 | 第12-15页 |
(一) 研究缘起 | 第12页 |
(二) 冷水沟概况 | 第12-13页 |
(三) 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二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5-18页 |
(一) 研究思路和理论假设 | 第15-16页 |
(二) 研究方法和资料收集 | 第16-18页 |
第一章 研究文献的回顾 | 第18-27页 |
一、关于冷水沟村的研究 | 第18-24页 |
(一) 日本南满州铁道株式会社的调查 | 第18-20页 |
(二) 美国学者利用《惯调》资料进行的研究 | 第20-23页 |
(三) 山东大学学者对冷水沟村的追踪研究 | 第23-24页 |
二、关于社会变迁的研究 | 第24-27页 |
第二章 土地要素的变迁及影响 | 第27-38页 |
一、传统小农经济时期 | 第27-29页 |
二、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时期 | 第29-31页 |
三、新型农户经济时期 | 第31-34页 |
四、转型中的小农经济 | 第34-38页 |
第三章 劳动力要素的变迁及影响 | 第38-48页 |
一、传统小农经济时期 | 第38-40页 |
二、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时期 | 第40-41页 |
三、新型农户经济时期 | 第41-43页 |
四、转型中的小农经济 | 第43-48页 |
第四章 资本要素的变迁及影响 | 第48-57页 |
一、传统小农经济时期 | 第48-49页 |
二、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时期 | 第49-51页 |
三、新型农户经济时期 | 第51-53页 |
四、转型中的小农经济 | 第53-57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进一步的思考 | 第57-62页 |
一、结论 | 第57-59页 |
二、思考 | 第59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