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前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| 第10-15页 |
1 研究对象 | 第10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3 诊断标准 | 第10-11页 |
·糖尿病诊断标准 | 第10页 |
·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| 第10-11页 |
4 病例排除标准 | 第11页 |
5 证素提取方法 | 第11页 |
6 统计学方法 | 第11页 |
7 结果 | 第11-15页 |
·病位证素 | 第11-12页 |
·病性证素 | 第12-13页 |
·阴阳两虚证、阴虚证性别构成比较 | 第13页 |
·阴阳两虚证、阴虚证年龄构成比较 | 第13页 |
·阴阳两虚证与阴虚证BMI、FPG、HbAlc的比较 | 第13-14页 |
·阴阳两虚证与阴虚证骨代谢指标的比较 | 第14页 |
·阴阳两虚证与阴虚证骨密度的比较 | 第14-15页 |
第二部分 分析与讨论 | 第15-26页 |
1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| 第15-18页 |
·病名的认识 | 第15页 |
·消渴病因病机 | 第15页 |
·骨痿病因病机 | 第15-16页 |
·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病因病机 | 第16-17页 |
·中医证候与辨证分型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中医证素的研究 | 第18页 |
2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病因病机的认识 | 第18-21页 |
·胰岛素(INS)缺乏 | 第18-19页 |
·高血糖毒性 | 第19-20页 |
·慢性并发症 | 第20页 |
·激素 | 第20-21页 |
·细胞因子 | 第21页 |
3 结果讨论 | 第21-26页 |
·病位证素 | 第21-22页 |
·病性证素 | 第22-24页 |
·体重指数 | 第24页 |
·血糖 | 第24页 |
·骨代谢指标 | 第24页 |
·骨密度 | 第24-26页 |
结论 | 第26-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7-30页 |
附录 | 第30-32页 |
致谢 | 第32-33页 |
文献综述 | 第33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作者简历 | 第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