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2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2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0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·直流电子负载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交流电子负载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| 第17-18页 |
·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安排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电力电子负载拓扑结构 | 第20-36页 |
·PWM整流器介绍 | 第20-24页 |
·PWM整流器四象限运行原理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PWM整流器的拓扑结构 | 第22-24页 |
·能馈式电力电子负载的拓扑结构 | 第24-28页 |
·直接AC/AC变换器 | 第24-25页 |
·中间直流环节的AC/AC变换器 | 第25-26页 |
·能馈式电力电子负载的拓扑结构选择 | 第26-28页 |
·主要元件参数的选择 | 第28-34页 |
·交流侧电感的设计 | 第28-32页 |
·直流母线电容值的设计 | 第32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3章 电力电子负载控制方式的研究 | 第36-45页 |
·控制方式综述 | 第36-41页 |
·滞环PWM电流控制技术 | 第37-38页 |
·预测和无差拍控制 | 第38-39页 |
·抛物线法电流控制技术 | 第39-40页 |
·滞环PWM电流控制与抛物线法PWM电流控制的比较 | 第40-41页 |
·双极性调制抛物线法PWM电流控制 | 第41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4章 电力电子负载系统控制策略 | 第45-62页 |
·负载特性模拟单元控制策略 | 第45-48页 |
·线性负载指令电流的产生 | 第46-47页 |
·非线性负载指令电流的产生 | 第47-48页 |
·能量回馈单元控制策略 | 第48-52页 |
·各环节设计 | 第49-52页 |
·系统综合仿真 | 第52-61页 |
·单相系统 | 第52-55页 |
·三相系统 | 第55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5章 硬件电路设计 | 第62-73页 |
·运放模拟功率变换电路 | 第62-65页 |
·模型仿真结果 | 第64-65页 |
·控制系统的设计 | 第65-67页 |
·TMS320F28335 DSP简介 | 第65-66页 |
·控制电路总体框架 | 第66-67页 |
·母线电压采样与调理电路 | 第67-69页 |
·模拟信号调理电路 | 第69页 |
·过电压保护电路 | 第69-70页 |
·弦信号发生电路 | 第70-71页 |
·原理图说明 | 第71-72页 |
·控制板原理图说明 | 第71页 |
·功率板原理图说明 | 第71-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6章 系统软件设计 | 第73-83页 |
·初始化程序设计 | 第73-74页 |
·时钟配置 | 第73页 |
·GPIO口配置 | 第73页 |
·EPWM模块工作模式配置 | 第73-74页 |
·ADC模块配置 | 第74页 |
·相关控制算法的数字实现 | 第74-78页 |
·抛物线法电流控制的数字实现 | 第74-77页 |
·电压环的数字实现 | 第77页 |
·程序流程图 | 第77-78页 |
·CCStudio V3.3相关设置 | 第78-79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79-8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3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0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