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

外国政府对银行救助的博弈分析及对中国的启迪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1 导言第10-15页
   ·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文献理论综述第12-14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·论文结构概述第14-15页
2 政府救助银行的理论基础第15-24页
   ·银行系统的脆弱性及银行危机第15-16页
   ·政府和中央银行的区别第16-17页
   ·银行挤兑模型第17-19页
   ·道德风险的研究第19-22页
   ·博弈论的基本理论第22-24页
3 各国政府对银行的救助政策第24-31页
   ·各国对银行的救助方式第24-27页
     ·各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建设性模糊的运用第25-27页
   ·救助银行策略对政府的不利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·政府对银行救助的必要性分析第28-31页
4 政府救助银行和道德风险的博弈分析第31-38页
     ·事前政府救助银行的博弈分析第31-34页
     ·模型结构第31-33页
     ·均衡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·事后银行违规的博弈分析第34-38页
     ·模型结构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博弈均衡第35-36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36-38页
5 加强对银行业道德风险的控制方式第38-43页
   ·内部的控制第38-40页
     ·资产多元化(证券投资组合)第38页
     ·扩展银行的功能第38-39页
     ·促进银行同业的监管和控制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克服银行经营者的道德风险第40页
   ·政府对银行的外部监管第40-43页
     ·建立贷款人承担损失的机制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对银行施加流动性监管要求第41页
     ·加强银行的信息披露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应加大对银行内部的监管第42-43页
6 对中国的启迪第43-48页
   ·中国银行业的金融脆弱性表现第43-44页
   ·我国银行道德风险的表现第44-45页
   ·治理我国银行道德风险的政策建议第45-48页
     ·以银行声誉来代替国家声誉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完善经理人市场,克服银行经理人的道德风险第46页
     ·促进信贷市场的竞争第46-47页
     ·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业的信息披露制度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1页
后记第51-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披露的影响--来自A股公司2009-2010年年报的经验证据
下一篇: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、问题与对策--基于2011年沪市上市公司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