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家乐土地使用情况调查报告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插图索引 | 第10-11页 |
附表索引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5页 |
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2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·调研方法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农家乐土地使用权的现实结构 | 第15-23页 |
·农家乐基本情况 | 第15-17页 |
·农家乐分布特点 | 第15-16页 |
·农家乐经营模式 | 第16-17页 |
·土地使用现状 | 第17-23页 |
·农家乐用地来源 | 第17-18页 |
·农家乐用地取得 | 第18-20页 |
·农家乐用地流转 | 第20-22页 |
·农家乐用地结构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农家乐土地使用存在的问题 | 第23-36页 |
·农用地使用问题 | 第23-27页 |
·土地所有权主体界定不明确 | 第23-24页 |
·土地承包经营权关系缺乏稳定性 | 第24-25页 |
·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不完善 | 第25页 |
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缺乏规范性管理 | 第25-26页 |
·改变农业用地属性的情况时有发生 | 第26-27页 |
·集体建设用地使用问题 | 第27-30页 |
·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时的违法操作 | 第27-28页 |
·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法律规定与现实需求的冲突 | 第28-29页 |
·农家乐经营期限届满后地上物的归属问题 | 第29页 |
·“联营”型农家乐的实际问题 | 第29-30页 |
·宅基地的使用问题 | 第30-33页 |
·执行中宅基地使用权主体资格难以界定 | 第30-31页 |
·宅基地使用权的无序流转扰乱土地市场秩序 | 第31页 |
·改变宅基地用途的现象比较突出 | 第31-32页 |
·宅基地的社会福利性与经营性相冲突 | 第32页 |
·宅基地使用权的限制流转导致农家乐融资困难 | 第32-33页 |
·“四荒”土地的使用问题 | 第33-36页 |
·“四荒”土地使用权的主体资格缺乏限定标准 | 第33页 |
·“四荒”土地承包治理合同缺乏明确规定 | 第33-34页 |
·“四荒”土地使用权的取得规避法律行为泛滥 | 第34页 |
·“四荒”土地使用时管理监督力度不够 | 第34-36页 |
第4章 农家乐土地使用存在的成因 | 第36-42页 |
·农家乐用地法律规定不完善 | 第36-38页 |
·《物权法》的规定不全面 | 第36页 |
·《物权法》与《土地管理法》的规定的冲突 | 第36-37页 |
·《土地管理法》与《物权法》的衔接不紧密 | 第37-38页 |
·法律的规定与现实的需求存在差异 | 第38页 |
·农家乐用地管理监督不完善 | 第38-40页 |
·缺乏正规的流转市场 | 第38-39页 |
·缺乏专业土地评估机构 | 第39页 |
·农家乐土地执法监督的困境 | 第39-40页 |
·农家乐用地经营理念存在偏差 | 第40-42页 |
·经营者存在错误法律观念 | 第40页 |
·经济发展导向有偏差 | 第40-42页 |
第5章 完善农家乐土地使用的对策建议 | 第42-50页 |
·完善农家乐用地相关法律 | 第42-45页 |
·立法完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问题 | 第42-43页 |
·立法改善宅基地融资难的问题 | 第43页 |
·明确农家乐土地使用权主体的地位 | 第43-44页 |
·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物权属性 | 第44-45页 |
·完善农家乐用地的管理制度 | 第45-48页 |
·建立农家乐土地用途管理 | 第45-47页 |
·完善土地用途登记制度 | 第47页 |
·区分对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 | 第47-48页 |
·强化政府行政执行力度 | 第48-50页 |
·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权审批制度 | 第48-49页 |
·减少“四荒”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的行政干预 | 第49页 |
·落实程序间的整体联动 | 第49-50页 |
结论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附录A 农家乐土地使用状况调查问卷 | 第55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