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回族拱北文化研究
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6-11页 |
一,“拱北”的定义 | 第6-7页 |
二,研究对象的界定 | 第7页 |
三,研究目的 | 第7-9页 |
四,研究方法 | 第9页 |
五,新疆回族拱北研究概况 | 第9-11页 |
第二章 新疆回族拱北的起源与分布 | 第11-35页 |
第一节 新疆回族拱北的起源 | 第11-16页 |
一,新疆回族简介 | 第11-12页 |
二,新疆回族教派、门宦与拱北 | 第12-16页 |
第二节 新疆回族拱北的分类及其形成 | 第16-31页 |
一,哲合忍耶派拱北的分布及其形成 | 第16-20页 |
二,虎夫耶派拱北的.分布及其形成 | 第20-28页 |
三,嘎德林耶派拱北 | 第28-29页 |
四,外来传教人士拱北 | 第29-31页 |
第三节 新疆回族拱北的神奇传说 | 第31-34页 |
第四节 新疆回族拱北建筑特点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新疆回族拱北朝拜活动及文化分析 | 第35-46页 |
第一节 拱北朝拜活动及文化分析 | 第35-39页 |
第二节 拱北朝拜活动时间 | 第39-40页 |
第三节 拱北的附属物 | 第40-44页 |
第四节 拱北的功能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新疆回族、维吾尔族共有的麻扎或拱北 | 第46-50页 |
一,共有拱北或麻扎及其分类 | 第46-48页 |
二,共有的原因分析 | 第48-50页 |
结论 | 第50-52页 |
注释 | 第52-53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附录、新疆回族拱北图片 | 第55-59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