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故障录波数据的继电保护分析系统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·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页 |
| ·故障录波分析及继电保护分析的技术现状 | 第10-12页 |
| ·本文研究工作 | 第12-15页 |
| 第2章 录波文件处理及故障波形分析 | 第15-25页 |
| ·录波数据格式、格式转换及文件读取 | 第15-23页 |
| ·故障录波数据标准格式 | 第15-17页 |
| ·录波格式转换及文件读取 | 第17-23页 |
| ·录波格式文件管理 | 第23页 |
| ·故障波形的重现及分析 | 第23-2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| 第3章 故障录波数据处理及分析 | 第25-36页 |
| ·录波数据特征量算法 | 第25-29页 |
| ·常用算法及特点 | 第25-28页 |
| ·全波差分傅里叶算法 | 第28-29页 |
| ·跨时段故障录波数据的插值处理 | 第29-31页 |
| ·一次线性插值算法 | 第30页 |
| ·二次多项式插值算法 | 第30-31页 |
| ·对称分量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·谐波分析 | 第32-35页 |
| ·谐波算法原理 | 第32-34页 |
| ·谐波算法实现步骤 | 第34-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| 第4章 电力线路保护特性分析 | 第36-62页 |
| ·线路保护的运行概况及配置情况 | 第36页 |
| ·线路故障分析 | 第36-45页 |
| ·线路故障启动 | 第36-38页 |
| ·线路故障选相 | 第38-41页 |
| ·线路故障测距 | 第41-45页 |
| ·线路纵联保护 | 第45-50页 |
| ·比较方向式纵联保护 | 第45-47页 |
| ·纵联电流差动保护 | 第47-50页 |
| ·线路电流保护 | 第50-54页 |
| ·三段式电流及方向保护 | 第50-52页 |
| ·三段式零序电流及方向保护 | 第52-54页 |
| ·距离保护 | 第54-61页 |
| ·常规距离保护 | 第54-60页 |
| ·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 | 第60-6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第5章 电力变压器保护特性分析 | 第62-73页 |
| ·变压器保护的运行概况及配置情况 | 第62页 |
| ·变压器主保护 | 第62-65页 |
| ·不带制动作用的纵差保护 | 第62-63页 |
| ·带制动作用的纵差保护 | 第63-64页 |
| ·励磁涌流闭锁 | 第64-65页 |
| ·基于波形非正弦度分形估计的励磁涌流识别方法 | 第65-70页 |
| ·网格分形的基本原理 | 第65-66页 |
| ·波形非正弦度分形估计 | 第66-68页 |
| ·仿真分析 | 第68-70页 |
| ·变压器后备保护 | 第70-72页 |
| ·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 | 第71页 |
| ·零序电压电流保护 | 第71页 |
| ·间隙零序保护 | 第71-72页 |
| ·过励磁保护 | 第7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| 第6章 继电保护特性分析系统设计 | 第73-85页 |
| ·编程语言 | 第73页 |
| ·线路保护分析平台 | 第73-83页 |
| ·系统主界面 | 第74页 |
| ·添加线路、输入线路参数 | 第74-75页 |
| ·配置线路主保护和后备保护 | 第75-76页 |
| ·读 COMTRADE 格式录波文件 | 第76-77页 |
| ·选择线路的三相电压/电流信息和保护/重合闸信息 | 第77-78页 |
| ·配置故障分析模块、为其子模块配置整定参数 | 第78-79页 |
| ·保护整定值及相关参数设置 | 第79-83页 |
| ·变压器保护分析平台使用流程 | 第83-8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4-85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85-8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7-91页 |
| 致谢 | 第91-92页 |
|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92-93页 |
|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