蓄电池SOC值估计与均衡充电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致谢 | 第7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19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蓄电池 SOC 值估计的发展状况 | 第14页 |
·蓄电池充电方法的发展状况 | 第14-15页 |
·蓄电池均衡方法的发展状况 | 第15页 |
·蓄电池的分类 | 第15-17页 |
·镍镉蓄电池 | 第16页 |
·镍氢蓄电池 | 第16页 |
·锂蓄电池 | 第16-17页 |
·铅酸蓄电池 | 第17页 |
·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蓄电池基本工作原理及特性 | 第19-33页 |
·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反应 | 第19-20页 |
·铅酸蓄电池的工作特性 | 第20-24页 |
·铅酸蓄电池电动势和开路电压 | 第20-21页 |
·铅酸蓄电池容量 | 第21-22页 |
·铅酸蓄电池的荷电状态(SOC) | 第22页 |
·铅酸蓄电池的内阻 | 第22-23页 |
·放电深度(DOD) | 第23-24页 |
·铅酸蓄电池的寿命 | 第24页 |
·铅酸蓄电池温度补偿 | 第24页 |
·铅酸蓄电池极化现象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铅酸蓄电池组的不一致性 | 第25-27页 |
·蓄电池充电理论及马斯三定律 | 第27-28页 |
·铅酸蓄电池充电方法 | 第28-32页 |
·恒压充电 | 第29页 |
·恒流充电 | 第29-30页 |
·阶段充电 | 第30-31页 |
·脉冲充电 | 第31-32页 |
·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蓄电池模型建立与均衡充电方法研究 | 第33-42页 |
·铅酸蓄电池模型 | 第33-36页 |
·铅酸蓄电池的 SOC 值估计 | 第36-38页 |
·铅酸蓄电池均衡充电方法 | 第38-41页 |
·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均衡充电的硬件系统平台 | 第42-54页 |
·均衡充电的主电路 | 第42-43页 |
·均衡模块中的单片机及外围介绍 | 第43-45页 |
·P89LPC 935 单片机简介 | 第43-45页 |
·系统控制单元结构 | 第45页 |
·蓄电池的参数采集电路设计 | 第45-47页 |
·蓄电池的电压检测电路设计 | 第45-46页 |
·蓄电池的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| 第46页 |
·蓄电池的温度检测电路设计 | 第46-47页 |
·串口通信及显示设计 | 第47-49页 |
·驱动电路及电源设计 | 第49-52页 |
·硬件抗干扰技术 | 第52页 |
·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五章 均衡模块的软件的设计及实验结果 | 第54-67页 |
·均衡控制策略 | 第54-55页 |
·均衡模块的软件设计 | 第55-60页 |
·主模块 | 第55-56页 |
·通信模块 | 第56-57页 |
·控制模块 | 第57-58页 |
·检测保护模块 | 第58-59页 |
·显示模块 | 第59-60页 |
·软件抗干扰设计 | 第60页 |
·基于铅酸蓄电池模型的均衡充电仿真 | 第60-63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3-66页 |
·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·工作总结 | 第67页 |
·不足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