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1页 |
(一) 研究缘起 | 第8页 |
(二) 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(三) 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(四)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0-11页 |
1.生命教育 | 第10页 |
2.课程 | 第10页 |
3.生命教育课程 | 第10-11页 |
一、 X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的提出背景 | 第11-14页 |
(一) 学校的优势 | 第11-12页 |
1.团结的教师队伍是 X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提出的基础 | 第11页 |
2.较为自主的管理模式为 X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可能 | 第11-12页 |
3.较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为 X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实施提供支持 | 第12页 |
(二) 学校面临的困境 | 第12-14页 |
1.建校之初的困境 | 第12页 |
2.素质教育很难落实 | 第12-13页 |
3.学生缺少创造性 | 第13-14页 |
二、 X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设计 | 第14-22页 |
(一) 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 | 第14-17页 |
1.生命教育的理念 | 第14-16页 |
2.X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的理念 | 第16-17页 |
(二) 生命教育课程的目标 | 第17-18页 |
(三) 生命教育课程的结构及其依据 | 第18-22页 |
1.X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的结构 | 第19页 |
2.X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结构的依据 | 第19-22页 |
三、 X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现状 | 第22-31页 |
(一) 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原则 | 第22-23页 |
1.课程对外开放的原则 | 第22页 |
2.课程满足学生需要的原则 | 第22-23页 |
3.课程来源于生活的原则 | 第23页 |
(二) 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途径 | 第23-29页 |
1.开设嵌入式生命教育校本必修课程 | 第23-25页 |
2.开设生命教育系列校本选修课程 | 第25-28页 |
3.开展社会实践课程 | 第28-29页 |
(三) 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| 第29-31页 |
1.启发引导法 | 第29页 |
2.情景模拟法 | 第29页 |
3.学生展示、表演法 | 第29-30页 |
4.尝试体验法 | 第30-31页 |
四、 X 初中生命教育课程取得的成绩、面临的困境及其发展空间 | 第31-39页 |
(一) 生命教育课程取得的成绩 | 第31-34页 |
1.生命教育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途径 | 第31-32页 |
2.生命教育课程促进了道德教育的实施 | 第32页 |
3.生命教育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| 第32-33页 |
4.生命教育课程为学校创造了品牌 | 第33-34页 |
(二) 生命教育课程面临的困境 | 第34-35页 |
1.生命教育课程缺少连贯性 | 第34页 |
2.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方式单一 | 第34-35页 |
3.生命教育内容体现得不够直接 | 第35页 |
(三) 生命教育课程可发展的空间 | 第35-39页 |
1.继续完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| 第35-36页 |
2.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 | 第36-37页 |
3.提高教师生命教育素质 | 第37-39页 |
结语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附录 | 第42-43页 |
后记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