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用税权法制化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2页 |
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选题的背景 | 第9页 |
·选题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0页 |
·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| 第10-12页 |
第1章 用税权具体行使情况 | 第12-17页 |
·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 | 第12-13页 |
·中央与地方具体支出项目情况 | 第13-14页 |
·全国财政转移支付情况 | 第14-15页 |
·中央和地方预算外资金收入情况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我国用税权行使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7-26页 |
·财政支出膨胀 | 第17页 |
·财政支出结构失衡 | 第17-20页 |
·行政管理支出费用庞杂 | 第17-18页 |
·“三公经费”过大 | 第18-19页 |
·教育投入太少 | 第19页 |
·社会保障支出偏低 | 第19-20页 |
·财政预算监督不力 | 第20-23页 |
·预算编制不规范,事前监督“雾里看花” | 第21页 |
·预算执行不到位,事中监督“软弱无力” | 第21-22页 |
·责任制度不健全,事后监督“鞭长莫及” | 第22-23页 |
·监督部门不给力,全程监督“望洋兴叹” | 第23页 |
·财政转移支付有待完善 | 第23-26页 |
·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不够科学 | 第24页 |
·专项转移支付缺乏透明度和规范性 | 第24-25页 |
·财政转移支付监督机制缺失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用税权行使的基本原则 | 第26-33页 |
·用税法定原则 | 第26-29页 |
·用税决定权要求人民参与和决定税收使用 | 第27页 |
·用税目的要求税收使用符合公共利益 | 第27-28页 |
·用税范围法定要求税收使用范围有具体的规定 | 第28页 |
·用税监督法定要求构筑完善的税收使用监督制度 | 第28-29页 |
·用税责任法定要求对违法使用税收追求责任 | 第29页 |
·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原则 | 第29-31页 |
·事权和财权不相匹配的表现 | 第30页 |
·科学划分事权和财权的原则 | 第30-31页 |
·达致均衡原则 | 第31-33页 |
·实现财政收支年度内平衡 | 第31页 |
·实现财政收支区域间平衡 | 第31-32页 |
·构建区域间财政均衡制度遵循的原则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用税权法制化的对策 | 第33-42页 |
·健全法律体系,确保用税有法可依 | 第33-35页 |
·制定财政支出法 | 第33-34页 |
·出台财政监督法 | 第34页 |
·修改预算法 | 第34页 |
·颁布财政转移支付法 | 第34-35页 |
·加大监督力度,实现用税全程监督 | 第35-39页 |
·构建和完善政府预算立法监督机制 | 第35-38页 |
·唤醒纳税人权利意识,健全纳税人监督机制 | 第38-39页 |
·完善转移支付,创新法律责任制度 | 第39-42页 |
·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 | 第39-40页 |
·优化转移支付结构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| 第40页 |
·创新法律责任制度,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| 第40-42页 |
结束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