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--程序控制机床、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

基于RFID的数控机床刀具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17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2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2-15页
     ·刀具管理研究状况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状况第12页
  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状况第12-13页
     ·RFID技术研究状况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·RFID技术的发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·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·在刀具识别领域的研究状况第15页
   ·本文研究内容第15-17页
第二章 RFID技术理论研究第17-27页
   ·RFID系统结构组成第17-18页
     ·读写器第17页
     ·电子标签第17-18页
     ·RFID应用系统软件第18页
   ·RFID系统工作原理第18-20页
     ·RFID系统工作方式第18-19页
     ·RFID系统的电磁场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·RFID系统数据传输第20-25页
     ·数据传输原理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数据传输协议与方式第21-23页
     ·系统数据传输的完整性研究第23-25页
   ·RFID系统的协议标准第25-26页
   ·小结第26-27页
第三章 系统选型第27-32页
   ·系统工作平台选择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刀库的分类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刀库驱动模块选择第28页
   ·RFID系统工作频率选择第28-29页
   ·识别系统硬件选择第29-31页
     ·电子标签的选择第29-30页
     ·读写模块的选择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处理器的选择第31页
   ·小结第31-32页
第四章 刀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第32-58页
   ·刀具管理系统概述第32页
   ·硬件系统设计第32-43页
     ·射频基站模块设计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·MF RC500功能结构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·MF RC500引脚说明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MF RC500接口电路设计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·读写器主控芯片及外围电路第35-36页
     ·读写器矩形天线设计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·RFID系统天线研究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·天线线圈的场强和磁通量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·矩形天线优化设计第38-42页
     ·电子标签存储结构第42-43页
     ·系统PCB图设计第43页
   ·射频识别模块软件开发第43-46页
     ·系统开发平台第44页
     ·系统软件设计基础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·RC500底层命令函数第45页
       ·通信协议第45-46页
   ·射频识别下位机程序设计第46-49页
     ·软件设计思路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射频识别标签程序设计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·RC500初始化第47页
       ·RC500子程序说明第47-49页
   ·PC端上位机软件设计第49-55页
     ·串口通信模块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·串口参数设置第50页
       ·通信程序设计第50-52页
     ·数据库处理模块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·数据库结构第52页
       ·数据库连接代码实现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·数据库操作实现第54-55页
   ·性能分析及调试第55-57页
     ·性能分析第55页
     ·系统软件调试第55-57页
   ·小结第57-58页
第五章 刀库中刀具识别功能的实现第58-69页
   ·盘式刀库换刀系统试验平台构建第58-59页
   ·刀盘回转装置简介第59-61页
     ·刀盘装置主要参数确定第59页
     ·刀盘设计第59页
     ·刀盘转动定位模块设计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刀盘控制系统与识别模块的连接第60-61页
   ·刀具识别功能实现第61-63页
     ·刀号输入第61页
     ·刀具信息RFID扫描第61-62页
     ·与识别模块通信第62-63页
   ·刀盘换刀系统识别功能优化第63-68页
     ·随机换刀功能改进第63-64页
     ·刀具绝对编码第64页
     ·全刀盘RFID预扫描第64-65页
     ·记忆式刀具定位第65-67页
     ·新刀入库第67页
     ·上位机数据库更新第67-68页
   ·小结第68-69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69-71页
   ·总结第69页
   ·展望第69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4页
致谢第74-7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(录用)的论文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昆山绰墩农业遗址中存在古水稻土层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证据
下一篇:基于ArcEngine的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系统设计与应用--以无锡市区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