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3页 |
·炼油生产的地位和特点 | 第10页 |
·炼油生产操作与维修班组人因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性 | 第10-13页 |
·人因可靠性研究状况 | 第13-20页 |
·人因可靠性研究的起源 | 第13-14页 |
·国外和国内研究状况 | 第14-20页 |
·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2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21-2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1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1-23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23-25页 |
第2章 个人和班组人因可靠性分析和评价理论 | 第25-38页 |
·基于保护层的人因可靠性分析理论方法 | 第25-33页 |
·过程危害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任务分析和PSF分析 | 第26-28页 |
·HRA的HEP计算和人因IPL的SIL确定 | 第28-33页 |
·人因可靠性评价的方法 | 第33-35页 |
·用APH分析人因可靠性影响因素 | 第33-34页 |
·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人因可靠性 | 第34-35页 |
·人因可靠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人因可靠性研究的数据问题 | 第35页 |
·炼油生产人因失误相关数据的收集 | 第35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3章 人因保护层有效性分析和人因可靠性评价 | 第38-54页 |
·基于保护层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| 第38-44页 |
·确定人因独立保护层的具体方法 | 第38-40页 |
·人因IPL中人员任务分析和PSF分析的具体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人因IPL可靠性的分析计算 | 第41-44页 |
·个人人因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44-50页 |
·个人人因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| 第44-48页 |
·个人人因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48-50页 |
·班组人因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50-53页 |
·班组人因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| 第50-51页 |
·班组人因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51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4章 操作与维修班组人因可靠性调研与统计分析 | 第54-70页 |
·人因保护层可靠性分析的调研 | 第54-59页 |
·过程危害分析与人因保护层的调研分析 | 第54-58页 |
·任务执行和人因可靠性影响因素的调研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人因可靠性评价的统计分析和调研 | 第59-69页 |
·事故案例的统计分析及权重的确定 | 第59-62页 |
·人因可靠性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 | 第62-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5章 人因保护层有效性分析和人因可靠性评价的实例应用 | 第70-88页 |
·基于保护层的人因可靠性分析实例 | 第70-77页 |
·过程危害分析与人因保护层的确定 | 第70-71页 |
·任务分析和人因保护层可靠性计算 | 第71-77页 |
·个人人因可靠性状况的评价实例 | 第77-83页 |
·班组人因可靠性状况的评价实例 | 第83-8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8-90页 |
·结论 | 第88-89页 |
·展望 | 第89-90页 |
符号说明 | 第90-92页 |
附录A 操作问卷 | 第92-103页 |
附录B 维修问卷 | 第103-10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9-115页 |
致谢 | 第115-11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| 第11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