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森林保护学论文--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各种树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

芳香樟炭疽病的研究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前言第11-13页
1. 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第13-22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13-15页
     ·病原菌的分离纯化第13页
     ·接种试验第13页
     ·病原菌的鉴定第13页
     ·潜伏侵染特性的测定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生物学特性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15-20页
     ·病原菌的鉴定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潜伏侵染特性的测定第16页
     ·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第16-20页
   ·小结与讨论第20-22页
2. 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第22-27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实验地概况第22页
     ·越冬场所的观察第22页
     ·病原菌的传播第22页
     ·潜育期的测定第22页
     ·侵染途径的确定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病害的发生与各因子的关系第23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3-26页
     ·病原菌越冬场所第23页
     ·分生孢子的传播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潜育期的测定第24页
     ·病原菌侵染途径第24页
     ·环境因子与病害发展的关系第24-26页
   ·结论与讨论第26-27页
3. 病株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应用第27-33页
   ·调查与测定方法第27-29页
     ·样地设置及调查方法第27页
     ·空间格局的测定方法第27-29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·聚集度指标分析结果第29-30页
     ·Iwao's M-x回归分析结果第30页
     ·Talyor's幂法则分析结果第30页
   ·空间分布的应用第30-32页
     ·最适理论抽样数的确定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在序贯抽样中应用第31-32页
   ·结论与讨论第32-33页
4. 病害的综合防治第33-40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3-35页
     ·供试药剂第33页
     ·室内药效测定第33-34页
     ·田间药效测定第34页
     ·营林措施防治第34-35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  ·室内药效测定第35-37页
     ·田间药效测定第37-38页
     ·营林措施防治第38-39页
   ·结论与讨论第39-40页
结论与讨论第40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6页
附图第46-49页
致谢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远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软件的研究与开发
下一篇:邱家山林场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