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8页 |
·氨基酸与稀土配合物的配位特性 | 第12-13页 |
·氨基酸配位特性 | 第12-13页 |
·稀土配合物的配位特性 | 第13页 |
·羧酸类稀土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| 第13-16页 |
·常规溶液反应法 | 第13-14页 |
·溶胶-凝胶法 | 第14页 |
·流变相反应法 | 第14-15页 |
·水热和溶剂热法 | 第15-16页 |
·光致发光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机理 | 第16-18页 |
·稀土离子发光 | 第16-17页 |
·稀土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机理-天线效应 | 第17-18页 |
·稀土配合物的研究状况 | 第18-24页 |
·有机羧酸类稀土配合物 | 第18-20页 |
·β-二酮类稀土配合物 | 第20-21页 |
·不同晶型手性稀土配合物的研究 | 第21-22页 |
·同晶型手性稀土配合物的研究 | 第22-24页 |
·稀土配合物的应用 | 第24-26页 |
·磁性 | 第25页 |
·荧光探针 | 第25页 |
·生物活性 | 第25页 |
·微孔材料 | 第25-26页 |
·稀土发光材料 | 第26页 |
·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手性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| 第28-44页 |
·引言 | 第28页 |
·手性酰胺配体的合成 | 第28-44页 |
·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28-29页 |
·2,5-噻吩二甲酰基-L-亮氨酸的合成与表征 | 第29-30页 |
·2,5-噻吩二甲酰基-L-丙氨酸的合成与表征 | 第30-31页 |
·2,5-噻吩二甲酰基-D-丙氨酸的合成与表征 | 第31-35页 |
·2,5-噻吩二甲酰基-L-缬氨酸的合成与表征 | 第35-39页 |
·2,5-噻吩二甲酰基-L-异亮氨酸的合成与表征 | 第39-44页 |
第三章 手性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能 | 第44-80页 |
·引言 | 第44页 |
·2,5-噻吩二甲酰基-L-亮氨酸系列稀土配合物 | 第44-48页 |
·实验药品及仪器 | 第44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44-45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45-47页 |
·发光性能检测 | 第47-48页 |
·2,5-噻吩二甲酰基-L-丙氨酸-铕配合物与 2,5-噻吩二甲酰基-D-丙氨酸-铕配合物性质比较 | 第48-57页 |
·实验药品及仪器 | 第48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48页 |
·晶体结构解析 | 第48-54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54-55页 |
·TG-DTA 分析 | 第55-56页 |
·发光性能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2,5-噻吩二甲酰基-L-丙氨酸-钐配合物与 2,5-噻吩二甲酰基-D-丙氨酸-钐配合物的比较 | 第57-66页 |
·实验药品及仪器 | 第57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57-58页 |
·晶体结构解析 | 第58-63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63-64页 |
·TG-DTA 分析 | 第64-65页 |
·发光性能分析 | 第65-66页 |
·2,5-噻吩二甲酰基-L-丙氨酸-镝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| 第66-72页 |
·实验药品及试剂 | 第66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66页 |
·晶体结构解析 | 第66-70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70-71页 |
·TG-DTA 分析 | 第71页 |
·发光性能分析 | 第71-72页 |
·2,5-噻吩二甲酰基-L-丙氨酸-铽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| 第72-80页 |
·实验药品及仪器 | 第72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72页 |
·晶体结构解析 | 第72-76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76-77页 |
·TG-DTA 分析 | 第77页 |
·发光性能分析 | 第77-80页 |
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8页 |
致谢 | 第88-90页 |
附录 | 第90-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