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金融法论文--保险法论文

保险代位求偿制度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5页
绪论第15-19页
 一、研究保险代位求偿制度的意义第15-16页
 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三、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7-19页
第1章 保险代位求偿制度概述第19-49页
   ·保险代位求偿制度的起源和历史发展第19-34页
     ·保险代位求偿制度的概念第19-21页
     ·保险代位求偿权与其他类似概念的关系第21-27页
     ·保险代位求偿制度的起源第27-32页
     ·保险代位求偿制度的历史发展第32-34页
   ·保险代位求偿制度主要立法概况第34-38页
     ·大陆法系国家第34-35页
     ·英美法系国家第35-36页
     ·中国(中国香港/中国澳门)第36-38页
   ·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性质和原理第38-49页
     ·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性质第38-43页
     ·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原理第43-49页
第2章 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法律构成第49-85页
   ·保险代位求偿权的三阶段理论第49-56页
     ·代位求偿权的存在第49-51页
     ·代位求偿权的取得第51-53页
     ·代位求偿权的行使第53-56页
   ·保险代位求偿权的限制第56-65页
     ·保险人作为代位求偿权人的适格第56-58页
     ·对特定对象不得行使代位求偿权第58-62页
     ·保险人代位取偿额的限制第62-65页
   ·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范围第65-79页
     ·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第65-69页
     ·基于保险标的物本身损失所为的赔偿第69-75页
     ·所支出的公估费用第75-79页
   ·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诉讼时效第79-85页
     ·时效之期间第79-80页
     ·时效的起算第80-82页
     ·时效的延展或中断第82-83页
     ·时效竞合第83-85页
第3章 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第85-112页
   ·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条件第85-88页
   ·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名义第88-96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学者的主要观点第88-89页
     ·英美两国司法实践中的做法第89-92页
     ·中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第92-93页
     ·保险人以自己名义行使代位权的利弊第93-96页
   ·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对象第96-110页
     ·公法人可否成为代位权行使的对象第96-104页
     ·代位求偿权对再保险人的适用第104-110页
   ·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转让第110-112页
     ·期待第110页
     ·期待利益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·既得利益第111-112页
第4章 保险代位求偿权的维护第112-131页
   ·保险人代位权与被保险人对第三人请求权之顺位第112-116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学者关于协调冲突的主要观点第112-114页
     ·我国现行立法评析第114-116页
   ·被保险人抛弃、和解、免责及再保摊赔对代位的影响第116-122页
     ·概说第116-120页
     ·免责条款第120页
     ·再保摊赔第120-122页
   ·自愿理赔与代位求偿权第122-128页
     ·自愿理赔的含义第122-123页
     ·我国代位求偿诉讼中对保险合同的司法审查问题第123-127页
     ·立法完善之建议第127-128页
   ·保全契约与代位求偿权第128-131页
     ·保全契约概述第128-129页
     ·保全契约中代位求偿权的行使第129-131页
第5章 保险代位求偿权在类型化保险中的适用第131-144页
   ·损害填补保险第131-138页
     ·汽车损失保险第131-134页
     ·海上货物保险第134-136页
     ·内陆运输保险第136-137页
     ·工程保证保险第137-138页
   ·投资型保险第138-139页
   ·中间型保险第139-142页
   ·社会保险第142-143页
   ·政策保险第143-144页
第6章 保险代位求偿制度面临的变革第144-150页
   ·保险代位求偿制度产生的消极作用第144-145页
   ·各国对保险代位求偿制度的立法和司法革新第145-146页
     ·澳大利亚的立法改革第145页
     ·美国的司法改革第145-146页
     ·北欧国家的立法改革第146页
   ·保险代位求偿制度面临的挑战和变革的分析第146-147页
     ·废除保险代位求偿制度的观点在法理上存在缺陷第146-147页
     ·评论相关国家的司法改革第147页
   ·关于保险代位求偿制度改革的思考第147-150页
     ·适度改革的必要性第147-148页
     ·适度改革应考虑国情并体现当地保险市场的发展程度第148-149页
     ·在保险法范畴内进行保险代位求偿制度的改革第149页
     ·保险代位求偿制度应着重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第149-150页
结论第150-152页
参考文献第152-159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成果第159-160页
致谢第160页

论文共1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前科消灭制度及其构建
下一篇:跟单汇票法律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