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

比较视域下的日本汉诗“风雅”溯源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绪论第8-12页
第一章 日本汉诗的起源及其分期第12-22页
   ·日本汉诗的起源第12-15页
   ·日本汉诗的历史划分第15-22页
     ·王朝时期(公元646—1192年)第15-17页
     ·五山时代(1191—1602)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江户时代(1603—1868)第18-20页
     ·明治以后(1868年后)第20-22页
第二章 日本汉诗中的“风雅”内涵第22-32页
   ·“风雅”的理论内涵第22-26页
   ·中国“雅正”经国崇文的诗学精神对日本文学的影响第26-28页
   ·自然、清新的审美倾向第28-29页
   ·日本汉诗的“超政治性”和对中国“辅君化民”精神的扬弃第29-32页
第三章 日本汉诗创作主体及其意识形态第32-44页
   ·王朝时期汉诗创作主体及其意识形态第32-35页
   ·五山时期汉诗创作主体及其意识形态第35-37页
   ·江户汉诗的创作主体及其意识形态第37-41页
   ·明治维新以后的汉诗创作主体及其意识形态第41-44页
第四章 日本作家作品与中国诗歌“风雅”的受容关系第44-54页
   ·日本汉诗与中国汉字第44-46页
   ·菅原道真与白居易第46-48页
   ·日本汉诗与王维的幽玄观第48-54页
第五章 日本汉诗在日本社会的存在方式第54-60页
   ·作为日本文学的日本汉诗第54-55页
   ·日本社会的汉诗情节第55-60页
结语第60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8页
附录第68-72页
致谢第72-74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村上春树小说中的电影化想象
下一篇:作为生存态度的黑色幽默--论黑色幽默小说的美学品格和价值取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