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8页 |
| ·选题意义 | 第9-12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选题目的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| ·理论基础 | 第12-14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| ·相关概念 | 第15-16页 |
| ·专项维修资金 | 第15页 |
| ·农村集中居住区涵义 | 第15-16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| 2 “农村集中居住区”建立维修基金模式和机制研究 | 第18-25页 |
| ·“农村集中居住区”建立专项维修资金的必要性分析 | 第18-19页 |
| ·“农村集中居住区”建立专项维修资金的政策必要性 | 第18-19页 |
| ·“农村集中居住区”建立专项维修资金的社会必要性 | 第19页 |
| ·“农村集中居住区”建立专项维修资金的经济必要性 | 第19页 |
| ·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| 第19-25页 |
| ·政府代管模式 | 第19-20页 |
| ·物业公司代管模式 | 第20-21页 |
| ·业主自管模式 | 第21-22页 |
| ·“农村集中居住区”管理现状与商品房差异分析 | 第22-25页 |
| 3 “农村集中居住区”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模式分析 | 第25-32页 |
| ·“灌溉模型”各要素分析——建立专项维修资金保障机制 | 第26-28页 |
| ·“农村集中居住区”专项维修资金来源分析——水源要素 | 第26-27页 |
| ·“农村集中居住区”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模式分析——水车要素 | 第27页 |
| ·“灌溉模型”方案分析 | 第27-28页 |
| ·“农村集中居住区”建立筹集管理制度——灌溉模型”的法律保证 | 第28-32页 |
| ·制度的适用范围 | 第29页 |
| ·把建立专项维修资金纳入“农村集中居住区”项目报批程序 | 第29页 |
| ·关于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的权属 | 第29页 |
| ·关于利用物业共有部分进行经营的所得收益 | 第29-30页 |
| ·关于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、管理 | 第30-32页 |
| 4 成都市实证研究 | 第32-51页 |
| ·“农村集中居住区”建设现状 | 第32-33页 |
| ·“农村集中居住区”建设状况 | 第33-37页 |
| ·中心城区实施情况 | 第33-35页 |
| ·郊区(市)县实施情况 | 第35-37页 |
| ·“农村集中居住区”设施设备配套建设调查分析 | 第37-42页 |
| ·各区域设施设备配套建设调查分析 | 第37-39页 |
| ·各项目类型设施设备配套建设抽样调查分析 | 第39-42页 |
| ·建立专项维修资金情况 | 第42-43页 |
| ·中心城区抽样调查情况 | 第42页 |
| ·郊区(市)县抽样调查情况 | 第42-43页 |
| ·成都农村集中居住区专项维修资金的灌溉模型探讨 | 第43-51页 |
| ·成都市“农村集中居住区”专项维修资金来源分析 | 第44-47页 |
| ·“灌溉模型”首次蓄水量测算分析 | 第47-48页 |
| ·“灌溉模型”首次蓄水量使用时限测算分析 | 第48-49页 |
| ·成都市“农村集中居住区”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模式分析 | 第49-51页 |
| 5 结论 | 第51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| 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