轻钢—混凝土芯柱组合体系单柱性能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9页 |
·引言 | 第9-10页 |
·轻钢-混凝土芯柱组合体系介绍 | 第10-15页 |
·轻钢-混凝土组合芯柱骨架 | 第11-13页 |
·模块墙板 | 第13-14页 |
·屋盖、楼盖系统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课题研究原因、目的和内容 | 第17-19页 |
2 短柱轴压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| 第19-41页 |
·试验研究目的 | 第19页 |
·试件设计 | 第19-23页 |
·设计思路 | 第19-22页 |
·试件尺寸及制作 | 第22-23页 |
·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| 第23-25页 |
·试验装置 | 第23页 |
·加载制度 | 第23页 |
·试件测点布置及测量参数 | 第23-25页 |
·量测内容和量测方法 | 第25页 |
·材料力学性能 | 第25-30页 |
·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| 第30-36页 |
·试验现象简述 | 第30-33页 |
·破坏形态的对比分析简述 | 第33-36页 |
·对短柱轴心受压性能的影响因素 | 第36页 |
·主要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| 第36-41页 |
3 柱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| 第41-63页 |
·试验研究目的 | 第41页 |
·试件设计 | 第41-46页 |
·设计思路 | 第41-43页 |
·试验方法选择 | 第43-44页 |
·构件尺寸及制作 | 第44-45页 |
·试件的力学性能 | 第45-46页 |
·试验装置与加载方案 | 第46-48页 |
·试验装置 | 第46页 |
·加载方案 | 第46-48页 |
·试验数据量测 | 第48-50页 |
·应变测量 | 第49页 |
·水平荷载、位移、滞回曲线 | 第49-50页 |
·裂缝的观测与记录 | 第50页 |
·试验过程与现象 | 第50-53页 |
·试件 FXZ-1100 试验过程及现象 | 第50-52页 |
·试件 FZ-1100 试验过程及现象 | 第52-53页 |
·试验结果分析 | 第53-57页 |
·各试件滞回曲线分析 | 第53-54页 |
·骨架曲线 | 第54-55页 |
·构件骨架曲线屈服点的确定 | 第55-56页 |
·极限荷载和破坏阶段的确定 | 第56-57页 |
·抗震性能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结构抗震性能的特点 | 第57页 |
·位移延性对比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层间变形能力 | 第59页 |
·连接件的位置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·方柱在弹性阶段受力分析 | 第60-62页 |
·小结 | 第62-63页 |
4 有限元初步分析 | 第63-79页 |
·引言 | 第63页 |
·有限元 ABAQUS 软件简介 | 第63-64页 |
·方柱 FZ-1100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64-69页 |
·部件单元类型的选取 | 第64页 |
·创建三维模型 | 第64-65页 |
·材料的本构关系 | 第65页 |
·定义装配件 | 第65-66页 |
·设置耦合约束 | 第66-67页 |
·接触定义 | 第67页 |
·划分网格 | 第67-68页 |
·荷载施加和支座模拟 | 第68页 |
·设置分析步与计算方法 | 第68-69页 |
·方芯柱 FXZ-1100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69-70页 |
·混凝土材料模型 | 第69页 |
·混凝土与方钢管的连接 | 第69-70页 |
·方柱 FZ-1100 有限元模型验证 | 第70-75页 |
·有限元模型应力分布及变形 | 第70-73页 |
·有限元模型受力性能验证 | 第73-75页 |
·方芯柱 FZ-1100 有限元模型验证 | 第75-77页 |
·有限元模型应力分布及变形 | 第75-76页 |
·有限元模型受力性能验证 | 第76-77页 |
·小结 | 第77-79页 |
5 结论和展望 | 第79-81页 |
·本文的主要结论 | 第79页 |
·展望 | 第79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5页 |
附录 | 第85页 |
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