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原料乳质量安全的黑龙江省奶农生产行为研究
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1 引言 | 第11-19页 |
·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| 第13-17页 |
·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| 第14-17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7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2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| 第19-27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9-24页 |
·奶农 | 第19-21页 |
·生产行为 | 第21-22页 |
·原料乳 | 第22-23页 |
·原料乳质量安全 | 第23-24页 |
·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4-27页 |
·农户的生产行为理论 | 第24-25页 |
·计划行为理论 | 第25-27页 |
3 黑龙江省原料乳生产情况 | 第27-34页 |
·原料乳生产的环境 | 第27-29页 |
·自然环境 | 第27页 |
·政策环境 | 第27-28页 |
·经济环境 | 第28页 |
·科技环境 | 第28-29页 |
·原料乳生产现状 | 第29-34页 |
·奶牛存栏数 | 第29页 |
·奶牛养殖的区域分布 | 第29-30页 |
·养殖规模 | 第30页 |
·饲养品种及单产水平 | 第30-31页 |
·牛奶总产量 | 第31页 |
·原料乳收购价格 | 第31-32页 |
·成本与收益 | 第32-33页 |
·原料乳的质量 | 第33-34页 |
4 黑龙江省奶农生产行为分析 | 第34-42页 |
·黑龙江省奶农生产行为的现状分析 | 第34-40页 |
·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| 第34-35页 |
·饲养品种及规模选择 | 第35页 |
·生产资料购买 | 第35-36页 |
·奶牛日粮供给 | 第36页 |
·养殖环境管理 | 第36-37页 |
·奶牛疫病防治 | 第37-38页 |
·挤奶与牛奶贮存 | 第38-39页 |
·其它行为 | 第39-40页 |
·黑龙江省奶农生产行为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投入不足 | 第40-41页 |
·饲养管理方式落后 | 第41页 |
·挤奶与贮存过程不规范 | 第41-42页 |
5 奶农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2-46页 |
·方法选择 | 第42页 |
·变量选择 | 第42-43页 |
·模型构建 | 第43-44页 |
·模型运算结果 | 第44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44-46页 |
6 规范黑龙江省奶农生产行为的对策建议 | 第46-50页 |
·政府层面 | 第46-47页 |
·全面加强质量监管 | 第46页 |
·稳步推进奶牛养殖的规模化进程 | 第46-47页 |
·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| 第47页 |
·企业层面 | 第47-48页 |
·坚持原料乳按质论价原则 | 第47-48页 |
·加大科研力度 | 第48页 |
·奶农层面 | 第48-50页 |
·积极参加相关培训 | 第49页 |
·严格按标准规范生产 | 第49-50页 |
7 结论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附录 | 第55-5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