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大桥主墩盖梁体系损伤分析及加固施工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14页 |
·引言 | 第11-12页 |
·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·桥梁桥墩损伤成因分析研究 | 第12页 |
·加固实施的必要性 | 第12页 |
·三维实体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 | 第12页 |
·加固方案可行性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全过程监控及荷载试验 | 第13-14页 |
2 工程实例介绍 | 第14-25页 |
·实例概况 | 第14-18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14-15页 |
·实施进展及问题 | 第15-16页 |
·目前施工状态下的结构情况 | 第16-18页 |
·裂缝成因及问题的发展 | 第18-20页 |
·裂缝形成原因 | 第18-19页 |
·问题的发展 | 第19页 |
·结论 | 第19-20页 |
·缺陷处理的原则及目标 | 第20页 |
·缺陷处理的原则 | 第20页 |
·缺陷处理的目标 | 第20页 |
·方案的选择 | 第20-22页 |
·方案比选 | 第20-22页 |
·方案方向 | 第22页 |
·推荐方案介绍 | 第22-25页 |
·方案比较 | 第23-24页 |
·推荐方案选定 | 第24-25页 |
3 加固计算模型 | 第25-48页 |
·方案简介 | 第25-26页 |
·钢束布置 | 第25页 |
·端部处理 | 第25页 |
·凹槽处理 | 第25-26页 |
·施工 | 第26页 |
·方案计算假定 | 第26-27页 |
·单元类型及选用 | 第27-39页 |
·三维弹性理论方程 | 第27-30页 |
·单元形函数 | 第30-34页 |
·单元位移函数 | 第34页 |
·三维实体单元刚度矩阵 | 第34-35页 |
·三维实体单元类型 | 第35-38页 |
·单元选取 | 第38-39页 |
·模型单元划分 | 第39-40页 |
·设置节点位置 | 第40页 |
·细分单元的要求 | 第40页 |
·单元大小及形状的原则 | 第40页 |
·荷载加载 | 第40-42页 |
·边界条件 | 第42-43页 |
·MIDAS/CIVIL 软件简介 | 第43页 |
·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43-46页 |
·单元特性 | 第43页 |
·实例单元划分 | 第43-46页 |
·荷载 | 第46页 |
·边界条件 | 第46页 |
·总结 | 第46-48页 |
4 模型空间静力分析 | 第48-62页 |
·上部桥梁支座反力分配分析 | 第48-54页 |
·支座支承条件的分析 | 第48页 |
·中墩单个支座反力的计算方法 | 第48-50页 |
·横梁横向预应力张拉支反力分析 | 第50-52页 |
·中墩单个支座反力总汇 | 第52-54页 |
·目前状态盖梁受力状态 | 第54-56页 |
·模型 | 第54-55页 |
·荷载 | 第55页 |
·应力状况 | 第55-56页 |
·加固设计方案 | 第56-57页 |
·方案 | 第56页 |
·验算的基本原则 | 第56-57页 |
·预应力损失计算 | 第57-58页 |
·管道壁之间的摩擦损失 | 第57页 |
·锚具变形损失 | 第57页 |
·预应力钢筋松弛损失 | 第57页 |
·混凝土收缩徐变损失 | 第57页 |
·最终有效应力 | 第57-58页 |
·成桥后运营阶段盖梁的受力验算 | 第58-60页 |
·盖梁凹槽处横向正应力验算 | 第58页 |
·盖梁悬臂根部竖向抗剪强度验算 | 第58-60页 |
·体内预应力束锚下混凝土受力状态分析 | 第60页 |
·计算结论 | 第60-61页 |
·综述 | 第61-62页 |
5 实施方案的研究 | 第62-75页 |
·临时支座的可靠性 | 第62-63页 |
·钻孔安全性 | 第63-66页 |
·目前状态 | 第63-64页 |
·横梁卸载后状态 | 第64-65页 |
·增加临时支座 | 第65-66页 |
·综述 | 第66页 |
·悬臂端新老混凝土交接 | 第66-68页 |
·加固与上部施工同时进行的可行性 | 第68-72页 |
·目前施工状态 | 第68-69页 |
·计算分析盖梁加固及上部同时施工的可能性 | 第69-70页 |
·必要措施 | 第70-71页 |
·施工步骤 | 第71页 |
·结论 | 第71-72页 |
·加固构造 | 第72-73页 |
·端部的处理 | 第72页 |
·凹槽处理 | 第72页 |
·钢筋的连接 | 第72页 |
·锚下的处理 | 第72页 |
·预应力孔构造 | 第72页 |
·浇注混凝土 | 第72-73页 |
·裂缝处理 | 第73-74页 |
·结论 | 第74-75页 |
6 实施过程 | 第75-82页 |
·施工方案 | 第75-76页 |
·加固施工准备 | 第75页 |
·上部横向预应力的张拉 | 第75页 |
·盖梁钻孔及混凝土凿除 | 第75-76页 |
·管道放置、裂缝修补、混凝土浇注 | 第76页 |
·预应力张拉、灌浆封锚 | 第76页 |
·注意事项 | 第76页 |
·卸载 | 第76-77页 |
·钻孔 | 第77-78页 |
·封缝及灌缝 | 第78页 |
·预应力成孔 | 第78-79页 |
·凿除混凝土及钢筋制作 | 第79-80页 |
·混凝土浇筑 | 第80页 |
·预应力张拉 | 第80-81页 |
·综述 | 第81-82页 |
7 实施结果及效果 | 第82-91页 |
·监控结果 | 第82-90页 |
·1#桥墩监控数据分析 | 第83-86页 |
·2#桥墩监控数据分析 | 第86-90页 |
·荷载试验 | 第90页 |
·效果综述 | 第90-91页 |
8 结论与展望 | 第91-93页 |
·结论 | 第91-92页 |
·损伤的原因 | 第91页 |
·上部荷载的准确分析 | 第91页 |
·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模拟 | 第91页 |
·加固方案的研究 | 第91-92页 |
·通过监控以及荷载试验验证成果 | 第92页 |
·展望 | 第92-93页 |
致谢 | 第93-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4-98页 |
附录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