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及其对社会建设的启示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·选题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9-15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 | 第9-12页 |
·国外相关研究 | 第12-15页 |
·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| 第17-26页 |
·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的理论渊源 | 第17-22页 |
·卢梭的社会历史观和国家学说 | 第17-19页 |
·黑格尔绝对观念的理性国家观 | 第19-21页 |
·摩尔根的家庭和民族观 | 第21-22页 |
·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的发展历程 | 第22-26页 |
·早期的马克思国家观 | 第22-23页 |
·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继承理性国家观 | 第23-24页 |
·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观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的基本内容 | 第26-37页 |
·国家的起源与本质 | 第26-29页 |
·国家的起源 | 第26-27页 |
·国家的本质 | 第27-29页 |
·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相互关系 | 第29-30页 |
·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分属不同领域 | 第29页 |
·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 | 第29-30页 |
·无产阶级专政是国家学说的精髓 | 第30-32页 |
·坚持人民主权的原则 | 第31页 |
·坚持议行合一的原则 | 第31-32页 |
·国家职能理论是国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| 第32-33页 |
·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 | 第32-33页 |
·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 | 第33页 |
·国家消亡是国家学说的关键 | 第33-37页 |
·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 | 第34-35页 |
·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 | 第35-37页 |
第4章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对社会建设的启示 | 第37-42页 |
·合理调整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促进市民社会发展 | 第37-39页 |
·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为社会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| 第39-40页 |
·实现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转变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| 第40-41页 |
·合理调整社会结构促进社会建设发展 | 第41-42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42-43页 |
注释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