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前言 | 第9-25页 |
·膜的概述 | 第9-11页 |
·膜的定义 | 第9页 |
·膜的发展概况 | 第9页 |
·膜材料及其分类 | 第9-11页 |
·当代膜技术的概述 | 第11-14页 |
·膜及膜过程 | 第11-12页 |
·膜分离 | 第12-14页 |
·膜分离现状及发展趋向 | 第14页 |
·膜的应用 | 第14-16页 |
·膜的应用领域 | 第14页 |
·膜应用中遇到的一般性问题及膜技术的发展趋势 | 第14-16页 |
·聚合物膜的形成机理 | 第16-19页 |
·相转化过程中的热力学 | 第17-18页 |
·相转化过程中的动力学 | 第18-19页 |
·共混机理 | 第19-20页 |
·共混的概念及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| 第19页 |
·共混分离机理 | 第19-20页 |
·共混体系致孔机理 | 第20页 |
·聚偏氟乙烯(PVDF) | 第20-24页 |
·聚偏氟乙烯膜的概述 | 第20-21页 |
·聚偏氟乙烯的发展前景 | 第21页 |
·聚偏氟乙烯膜的应用 | 第21-22页 |
·PVDF膜的改性研究 | 第22-24页 |
·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24-25页 |
·本研究的意义 | 第24页 |
·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4-25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5-30页 |
·实验原料及设备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原料及试剂 | 第25页 |
·实验仪器与设备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内容 | 第26-30页 |
·膜的制备 | 第26页 |
·BC干粉和BC悬浮液的制备 | 第26页 |
·成膜动力学的测定 | 第26-27页 |
·水通量的测定 | 第27-28页 |
·截留率的测定 | 第28页 |
·孔隙率的测定 | 第28页 |
·SEM样品的制备 | 第28-29页 |
·DSC测试 | 第29-30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30-59页 |
·PVDF/PVB共混膜性能的影响 | 第30-37页 |
·不同羟基含量的PVB对PVDF/PVB共混膜的性能的影响 | 第30页 |
·PVB含量对PVDF/PVB共混膜性能的影响 | 第30-33页 |
·LiCl含量对PVDF/PVB共混膜性能及形态结构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·PVB用量对含LiCl为3phr的PVDF共混膜性能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PEG-4000含量对PVDF/PVB共混膜性能及形态结构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PVDF/PAN共混膜性能的研究 | 第37-43页 |
·PAN含量对PVDF/PAN共混膜性能的影响 | 第37-40页 |
·LiCl含量对PVDF/PAN共混膜性能影响的研究 | 第40-42页 |
·PAN用量对(固含量11%)含LiCl为3phr的PVDF共混膜性能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PVDF/PES共混膜性能的研究 | 第43-50页 |
·PES含量对PVDF/PES共混膜性能的影响 | 第43-46页 |
·LiCl含量对PVDF/PES共混膜性能及形态结构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·PES用量对(固含量13%)含LiCl为3phr的PVDF共混膜性能的影响 | 第48页 |
·PEG-4000含量对PVDF/PES共混膜性能及形态结构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·表面活性剂Tween80对PVDF共混膜的性能的影响 | 第50-54页 |
·Tween80含量对PVDF/PVB共混膜的影响 | 第50-52页 |
·Tween80含量对PVDF/PAN共混膜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·BC对PVDF膜性能影响的研究 | 第54-59页 |
·不同形态BC对PVDF膜性能的影响 | 第55页 |
·加入不同形态BC的PVDF膜的电镜照片 | 第55-56页 |
·BC悬浮液用量对PVDF膜性能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·PVDF/BC膜的DSC分析 | 第57-59页 |
4 结论 | 第59-61页 |
5 展望 | 第61-62页 |
6 参考文献 | 第62-69页 |
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9-70页 |
8 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