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研究
内容提要 | 第1-5页 |
中文摘要 | 第5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8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18-36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8-24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8-22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22-24页 |
·相关文献综述 | 第24-32页 |
·关于逆向型直接投资概念的界定 | 第24-26页 |
·关于逆向型直接投资的研究 | 第26-29页 |
·关于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研究 | 第29-32页 |
·框架结构和研究方法 | 第32-34页 |
·框架结构 | 第32-3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主要创新与不足 | 第34-36页 |
·主要创新 | 第34-35页 |
·不足之处 | 第35-36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述评 | 第36-50页 |
·对外直接投资可行性理论 | 第36-40页 |
·相对资本过度积累理论 | 第36-37页 |
·小规模技术理论 | 第37-39页 |
·技术地方化理论 | 第39-40页 |
·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理论 | 第40-42页 |
·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| 第40-42页 |
·战略管理理论 | 第42页 |
·对外直接投资阶段理论 | 第42-48页 |
·技术变迁产业升级理论 | 第42-44页 |
·投资发展周期论 | 第44-45页 |
·一体化国际投资发展理论 | 第45-46页 |
·国际直接投资的两阶段理论 | 第46-48页 |
·对外直接投资目的理论 | 第48-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3章 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发展概况与现状 | 第50-65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发展概况 | 第50-59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早期发展 | 第50-55页 |
·21 世纪以来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发展 | 第55-59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分析 | 第59-64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规模快速增长 | 第59-60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方式以绿地投资为主 | 第60-61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行业集中在非制造业 | 第61-62页 |
·对日本直接投资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地位有所上升 | 第62-63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在日本引进外资中地位有所上升 | 第63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4章 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动因与优势 | 第65-81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 | 第65-75页 |
·扩大境外市场和绕开贸易壁垒 | 第65-69页 |
·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| 第69-71页 |
·融入全球化战略 | 第71-73页 |
·两国政府战略政策推动 | 第73-75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优势分析 | 第75-80页 |
·政府主导型企业的规模和融资优势 | 第75-76页 |
·市场主导型企业的创新资产优势 | 第76-77页 |
·社会网络优势 | 第77-78页 |
·地缘文化优势 | 第78-8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第5章 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 | 第81-124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与中日双边贸易发展 | 第81-98页 |
·中日双边贸易关系分析 | 第81-90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对中日双边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| 第90-98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 | 第98-111页 |
·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 | 第98-104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| 第104-111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与中国科学技术进步 | 第111-123页 |
·中日科学技术水平比较分析 | 第111-118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对中国科技进步影响的实证分析 | 第118-1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3-124页 |
第6章 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主体战略选择 | 第124-142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主体的现状 | 第124-129页 |
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类型 | 第124-125页 |
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特点 | 第125-126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主体的现状 | 第126-129页 |
·中国企业对日本直接投资的 SWOT 分析 | 第129-138页 |
·优势(S)分析 | 第130-132页 |
·劣势(W)分析 | 第132-133页 |
·机会(O)分析 | 第133-136页 |
·威胁(T)分析 | 第136-138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主体战略 | 第138-141页 |
·中国企业对日本直接投资的 SWOT 矩阵 | 第138-139页 |
·中国企业对日本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| 第139-1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41-142页 |
第7章 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产业战略选择 | 第142-161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现状 | 第142-144页 |
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 | 第142-143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 | 第143-144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基准 | 第144-151页 |
·产业结构高度化同质性基准 | 第144-147页 |
·对相关产业辐射效应基准 | 第147-149页 |
·促进产业自主创新基准 | 第149-151页 |
·日本各产业引资政策基准 | 第151页 |
·案例分析:上海电气集团并购日本秋山印刷机械公司 | 第151-156页 |
·投资背景分析 | 第151-152页 |
·投资概况分析 | 第152-153页 |
·投资效果分析 | 第153-156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战略 | 第156-160页 |
·第二产业作为重点投资产业 | 第156-158页 |
·第三产业作为鼓励投资产业 | 第158-159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产业战略对策 | 第159-1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60-161页 |
第8章 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模式战略选择 | 第161-182页 |
·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| 第161-162页 |
·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模式现状 | 第162-169页 |
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概况 | 第162-167页 |
·中国企业对日本直接投资模式现状 | 第167-169页 |
·影响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| 第169-173页 |
·中国企业自身的因素 | 第169-171页 |
·日本投资环境的因素 | 第171-172页 |
·中日文化差异因素 | 第172-173页 |
·中国企业面向日本直接投资模式选择的策略 | 第173-177页 |
·应以跨国并购模式作为主要的进入方式 | 第173-176页 |
·应以合资经营作为首选的股权参与方式 | 第176页 |
·应以创建跨国战略联盟和工业园区作为创新模式 | 第176-177页 |
·案例分析:海尔集团对日本直接投资模式的选择 | 第177-181页 |
·投资背景分析 | 第177-178页 |
·投资模式分析 | 第178-179页 |
·经验和启示 | 第179-18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81-182页 |
第9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82-185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182-184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84-1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85-206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206-208页 |
后记 | 第208-2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