巨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0页 |
| 中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0-11页 |
| 前言 | 第11-13页 |
| 临床研究 | 第13-19页 |
| 1 临床资料 | 第13-14页 |
| ·一般资料 | 第13页 |
| ·诊断标准 | 第13页 |
| ·纳入标准 | 第13-14页 |
| ·排除标准 | 第14页 |
| ·病例剔除标准 | 第14页 |
| 2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治疗组 | 第14-15页 |
| ·对照组 | 第15页 |
| 3 疗效观察 | 第15-16页 |
| ·观察指标 | 第15页 |
| ·疗效评定 | 第15-16页 |
| 4 统计学处理 | 第16页 |
| 5 研究结果及分析 | 第16-19页 |
| ·两组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 | 第16-17页 |
| ·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| 第17-19页 |
| 讨论 | 第19-27页 |
| 1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| 第19-20页 |
| 2 选穴依据 | 第20-21页 |
| ·肾俞、气海俞、大肠俞 | 第20页 |
| ·秩边、环跳、阳陵泉 | 第20-21页 |
| ·委中、合阳、昆仑 | 第21页 |
| 3 巨刺法的依据 | 第21-24页 |
| ·概述 | 第21-22页 |
| ·巨刺的机制 | 第22-23页 |
| ·巨刺与缪刺的区别 | 第23-24页 |
| ·巨刺的临床应用 | 第24页 |
| 4 针刺镇痛的机理 | 第24-27页 |
| ·针刺信号的传导途径 | 第25页 |
| ·中枢的整合 | 第25页 |
| ·针刺的双向调节作用 | 第25-27页 |
| 结语 | 第27-2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8-30页 |
| 附录 文献综述 | 第30-47页 |
| 1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| 第30-35页 |
| ·概述 | 第30页 |
| ·病因及诱因 | 第30-31页 |
| ·发病机制 | 第31-33页 |
| ·治疗 | 第33-35页 |
| 2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概况 | 第35-44页 |
| ·概述 | 第35-36页 |
| ·近年来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| 第36-4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| 附表 | 第47-50页 |
| 1 腰痛疾患评价标准(JOA评分) | 第47-48页 |
| 2 视觉模拟评分法(VAS) | 第48-50页 |
| 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