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知识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·国内外信息生态学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·信息生态理论在知识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| 第16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比较分析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知识型企业分析 | 第19-34页 |
·知识型企业的界定及其特征分析 | 第19-24页 |
·知识型企业的界定 | 第19-21页 |
·知识型企业的特征 | 第21-24页 |
·知识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含义、特征 | 第24-26页 |
·知识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含义 | 第24-25页 |
·知识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特征 | 第25-26页 |
·知识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构成要素 | 第26-30页 |
·企业信息(资源) | 第26-27页 |
·信息人(以知识型员工为主) | 第27页 |
·信息生态环境 | 第27-30页 |
·系统主要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| 第30-34页 |
·信息人之间的关系 | 第30-31页 |
·信息人与信息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| 第31页 |
·信息生态环境各要素间的关系 | 第31-34页 |
第三章 知识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 | 第34-48页 |
·知识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的动力来源 | 第34-37页 |
·知识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的动力机制阐述 | 第34-35页 |
·知识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的动力来源 | 第35-36页 |
·系统目标——“生态价值”的统领作用是形成合力的基础 | 第36-37页 |
·知识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的原则 | 第37-38页 |
·系统整体最优化原则 | 第37-38页 |
·要素逻辑相关性原则 | 第38页 |
·循环交互性原则 | 第38页 |
·目的性原则 | 第38页 |
·知识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 | 第38-48页 |
·信息人子系统 | 第38-41页 |
·信息资源管理子系统 | 第41-44页 |
·信息生态环境子系统 | 第44-45页 |
·知识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整体框架 | 第45-48页 |
第四章 知识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| 第48-55页 |
·构建基于“知道”的信息人关系网络 | 第48-50页 |
·完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 | 第50-52页 |
·优化信息节点 | 第51页 |
·整合信息路径 | 第51-52页 |
·强化信息操作 | 第52页 |
·加强信息生态环境建设 | 第52-54页 |
·加强内外信息生态环境的链接 | 第52-53页 |
·促进技术在管理中的“消融” | 第53页 |
·健全信息法律制度与政策 | 第53-54页 |
·构建与时俱进的信息伦理规范 | 第54页 |
·三个维度的协同整合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案例——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生态分析 | 第55-62页 |
·清华紫光的发展历程 | 第55页 |
·清华紫光信息资源管理概况 | 第55-58页 |
·围绕客户需求整合所有业务信息 | 第56页 |
·围绕 ERP 消除部门、机构间信息孤岛 | 第56-57页 |
·现阶段清华紫光信息管理模式 | 第57-58页 |
·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清华紫光信息资源管理优化 | 第58-62页 |
·清华紫光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反生态问题 | 第58-59页 |
·给清华紫光的一点建议 | 第59-60页 |
·一个理想的清华紫光信息生态系统模式 | 第60-62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62-63页 |
·主要创新之处 | 第63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作品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