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目录 | 第6-8页 |
| 引言 | 第8-10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17页 |
| ·graphene的制备 | 第10-11页 |
| ·graphene的基本性质 | 第11-13页 |
| ·石墨烯纳米带 | 第13-16页 |
| ·锯齿形石墨烯纳米带(ZGNR) | 第14-15页 |
| ·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(AGNR) | 第15-16页 |
| ·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6-17页 |
| 2 理论部分与计算方法 | 第17-28页 |
| ·第一性原理概述 | 第17-18页 |
| ·多体系统的电子结构 | 第18-19页 |
| ·密度泛函理论 | 第19-23页 |
| ·Hohenberg—Kohn定理 | 第20页 |
| ·Kohn-Sham方程 | 第20-22页 |
| ·局域密度近似(Local-Density Approximation,LDA) | 第22-23页 |
| ·广义梯度近似(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,GGA) | 第23页 |
| ·输运理论 | 第23-26页 |
| ·概论 | 第23-24页 |
| ·系统模型 | 第24-25页 |
| ·输运电流 | 第25-26页 |
| ·计算软件—ATK | 第26-28页 |
| 3 完整的双层石墨烯纳米带的电子性质 | 第28-33页 |
| ·完整的双层石墨烯纳米带模型 | 第28-29页 |
| ·双层zigzag边界纳米带的电子特性 | 第29-31页 |
| ·负微分电阻效应 | 第31-33页 |
| 4 单层zigzag石墨烯纳米带错层叠加的电子输运性质 | 第33-40页 |
| ·模型与方法 | 第33-34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4-39页 |
| ·结论 | 第39-40页 |
| 总结与展望 | 第40-41页 |
| ·全文总结 | 第40页 |
| ·展望 | 第40-4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1-45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45-46页 |
| 致谢 | 第46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