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引言 | 第1-8页 |
| 1 相关概念 | 第8-15页 |
| ·土地 | 第8-9页 |
| ·土地所有制 | 第9-11页 |
| ·土地所有权 | 第11-12页 |
| ·集体所有制 | 第12-14页 |
| ·集体组织所有权 | 第14页 |
| ·集体土地所有权 | 第14-15页 |
| 2 相关理论 | 第15-21页 |
| ·土地经济学及其基本原理 | 第15-18页 |
| ·传统物权理论 | 第18-19页 |
| ·传统民法的共有理论 | 第19-20页 |
| ·二元物权理论 | 第20-21页 |
| 3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形成和现状 | 第21-38页 |
| ·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形成 | 第22-29页 |
| ·从地主所有到农民私人所有的阶段(1925 年-1953 年) | 第22-23页 |
| ·初级合作社私人所有与高级合作社集体所有阶段(1953-1958年) | 第23-25页 |
| ·人民公社集体所有阶段(1958-1978 年) | 第25-26页 |
| ·乡村农民集体所有阶段(1978 年至今) | 第26-29页 |
| ·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现状 | 第29-38页 |
| ·我国现有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相关立法 | 第29-30页 |
| ·我国现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 | 第30-32页 |
| ·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内容 | 第32-33页 |
| ·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 | 第33-38页 |
| 4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缺陷 | 第38-42页 |
| ·主体虚位 | 第38-41页 |
| ·权能缺失 | 第41-42页 |
| 5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重构 | 第42-56页 |
| ·对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思路的比较 | 第42-45页 |
| ·关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国有化的改革思路 | 第43-44页 |
| ·关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私有化的改革思路 | 第44页 |
| ·关于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多元化的改革思路 | 第44-45页 |
| ·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重构 | 第45-56页 |
| ·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 | 第45-46页 |
| ·建立村民大会和村集体财产管理委员会的管理结构 | 第46-48页 |
| ·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完整性的保障制度 | 第48-56页 |
| 结论 | 第56-57页 |
| 致谢 | 第57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