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8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(三)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一、行政伦理及当前我国基层公务员行政伦理现状考察 | 第10-26页 |
(一) 基层公务员及其行政伦理 | 第10-15页 |
1. 基层公务员的内涵界定 | 第10-11页 |
2. 行政伦理的内容探析 | 第11-15页 |
(二) 当前我国基层公务员行政伦理现状 | 第15-26页 |
1. H县和S镇基层公务员的样本分析 | 第16-18页 |
2. 基层公务员的行政伦理认知 | 第18-24页 |
3. 基层公务员的责任践履状况 | 第24-26页 |
二、基层公务员行政伦理困境表现 | 第26-35页 |
(一) 基层公务员个体私权与社会公权的对立冲突 | 第26-29页 |
1. 基层公务员的个体私权 | 第26-27页 |
2. 基层公务员的社会公权 | 第27-28页 |
3. 基层公务员个体私权与社会公权的融合交织 | 第28-29页 |
(二) 基层公务员效忠组织与公共职责的冲突 | 第29-32页 |
1. 基层公务员的组织义务 | 第29-30页 |
2. 基层公务员的公共职责 | 第30-31页 |
3. 基层公务员效忠组织与公共职责的冲突 | 第31-32页 |
(三) 基层公务员角色身份的多元化 | 第32-35页 |
1. 基层公务员的家庭角色 | 第32-33页 |
2. 基层公务员的组织角色 | 第33页 |
3. 基层公务员的公共角色 | 第33-34页 |
4. 基层公务员角色身份的多元化认同与多样化选择 | 第34-35页 |
三、基层公务员行政伦理困境原因 | 第35-48页 |
(一) 基于权力冲突理论的探究 | 第35-41页 |
1. 公共权力的异化变质 | 第36-37页 |
2. 基层权力资源配置不均衡 | 第37-38页 |
3. 权力腐败现象遏制力度不够 | 第38-39页 |
4. 权力执行缺乏公众有效监督和法律制约 | 第39-41页 |
(二) 基层公务员面临多重利益导向出现认知错位 | 第41-45页 |
1. 忽视公务员的义务履行 | 第41-42页 |
2. 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异化 | 第42-43页 |
3. 忽视公共利益的核心价值 | 第43-45页 |
(三) 基层公务员自身角色定位不当 | 第45-48页 |
1. 公务员家庭组织角色与公共角色重叠 | 第45-46页 |
2. 公务员家庭角色与公共权力相联 | 第46页 |
3. 公务员公共角色与个体私权结合 | 第46-48页 |
四、走出基层公务员行政伦理困境的对策 | 第48-60页 |
(一) 提升公务员个人伦理自主性,培养和形成责任意识 | 第48-51页 |
1. 他律阶段-明确基层公务员的客观责任 | 第49页 |
2. 自律阶段—培养基层公务员主观道德责任意识 | 第49-50页 |
3. 他律与自律的结合—客观责任与主观责任结合 | 第50-51页 |
(二) 加强基层公务员外部控制,提升公共信任度 | 第51-54页 |
1. 正确协调私权与公权,合理配置权力资源 | 第51-52页 |
2. 成立公务员责任伦理专责机构,架构行政问责体系 | 第52-54页 |
3. 完善基层公务员的行政伦理培训与考核机制 | 第54页 |
(三) 依托公开与监督机制,落实公务员课责制度 | 第54-60页 |
1. 公开基层公务员执政行为与财务信息 | 第55-56页 |
2. 公务员行政伦理规范公开化与法制化 | 第56-58页 |
3. 建构公务员外部监督体系 | 第58-60页 |
结束语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在校期间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附表:关于基层公务员行政伦理困境研究的调查问卷 | 第66-68页 |